二手車評估師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二手車評估師通常采用的方法有很多。
重置成本法,就是在現時條件下重新購置一輛全新狀態的被評估車輛所需的全部成本,減去該車輛的各種陳舊貶值,比如是否有碰撞、事故等,得到的差額就是被評估車輛的現時價格。要最大限度地參考評估車輛的新車價格,若同款新車停產,就參考同品牌相近車型的新車價格,再結合使用年限、用車情況、手續情況等,用折算公式折算現實價格。一般一輛車一年之內二手車價格較新車損失 20%左右,一年后每年折價 10%。
現行市價法,把被評估車輛與最近售出的類似車輛比較,將類似車輛的市場價格調整后確定被評估車輛價值。這是最直接、簡單的方法,評估師大多按當前主要市價為依據評估。以同款式、同年份、同使用期限的車輛在二手車市場的平均價格為基礎,考慮被評估車輛的現時技術狀況評定系數,用平均價格乘以系數得出價格。但操作有難度,需大量樣本數據保證平均價格準確,偏門車型難收集數據。
收益現值法,是根據車輛未來預期獲利能力大小,將其折現或資本化來確定價值。但這個方法不適用于日常消費者,多用于營運下線或有集體贏利屬性的車輛。
清算價格法,是以企業清算之日預期出賣車輛可回收的快速變現價格為標準評估。
快速折舊法,根據二手車車況、品牌、車型、使用年限、行駛里程、部件性能等不同方面指數對殘值綜合評估。
平均年限法,年折舊金額=原值/預期使用壽命。比如 10 萬元車預計用 10 年,每年折舊 1 萬元。
工作量法,按行駛里程計算折舊,折舊金額=原值(行駛里程/預期使用里程)。
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公式為折舊百分比=2/預期使用壽命,年折舊金額=年初價值(折舊百分比),在預期使用壽命最后兩年平均分攤剩余價值。
年總和法,公式為折舊金額=原值(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總和)。
網上評估,通過二手車交易平臺的在線評估系統,方便快捷。
現場評估,評估師到現場檢查車輛車況、車齡、里程數等,結合市場行情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