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判斷汽車燈泡是否需要更換?
判斷汽車燈泡是否需要更換,可以從多個方面來看。
先看燈泡的亮度,新燈泡亮度均勻,如果不均勻了,那可能就得換。亮度持續時間也很關鍵,新燈泡能照明數小時,要是亮度逐漸降低且持續時間太短,就得考慮更換。
顏色也是個重要指標,變暗了可能就需要換,因為燈泡中的熒光物質會隨使用時間增加而減少。照耀范圍同樣重要,新燈泡照耀范圍廣,縮小了可能導致某些區域照明不足。
外觀不能忽視,出現磨損、破損、漏光、電極斷裂等情況,大概率要換。晚上在城市街道行駛時,可以兩人配合,一人操作車內燈,一人在車外觀察哪個燈沒亮。
前燈有后蓋的,打開直接更換,有的后燈有后蓋,有的不需要整燈拆。邊角光滑、表面完整的一般是新的,通過新舊對比能較容易區分。
汽車前燈要定期更換,常見的有鹵素燈、氙氣燈和 LED 燈,它們有效使用時間不同,工作一定時間后大燈亮度會減弱,所以要定期檢查并更換。
打開發動機艙蓋,找到大燈總成后面的防塵罩,確認要換的燈泡。燈組件中燈泡的底座,捏住旁邊的鋼絲夾彈簧,松開夾子,捏住燈泡末端金屬片向外拉,就能取出燈泡。
買燈泡前要確認汽車大燈燈泡型號,可以從車上拆下的燈泡底部標記或檢查得知。原車大燈有透鏡的,可以換成 LED 或氙氣大燈,但要用透鏡聚光;沒透鏡的,可以換超亮鹵素燈泡。
通常目視檢查燈泡,變黑或燈絲損壞就換新的。還要檢查保險絲,常燒斷或打開大燈有問題,要排除燈電路短路或發電機輸出電壓過高。正常的話,檢查燈泡線有沒有斷線或折斷。
再觀察燈泡的亮度和顏色,明顯下降、閃爍、變色、不亮等,說明燈泡老化或壞了,得及時換。車輛行駛 5 萬公里或 2 年左右,燈泡亮度減弱,要定期檢查。
玻璃殼出現黑化、裂紋、融化等,說明燈泡受嚴重影響,得馬上換,而且換的時候別直接用手摸燈泡表面,也別用不符合車輛規格的燈泡。
大燈的光型和角度也要留意,光型有黑斑、不完整或不對稱,角度偏差導致遠近光切換不正常或讓對向車輛眩目等,要調整或換燈泡,換完注意調整大燈角度和高度。
其他信號燈和小燈,像轉向燈、剎車燈、倒車燈、霧燈、示寬燈等,出現亮度不足、顏色不對、閃爍不穩等問題,也要及時更換。
日常使用中別長時間開大燈或頻繁切換遠近光,不用時及時關大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