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 SUV 續航里程如何突破瓶頸?
電動 SUV 續航里程要突破瓶頸,辦法不少。
首先得從電池入手,像別克微藍 7 用的 LG 高比能長壽命三元鋰離子電池,容量大,為長續航打下基礎。
但光有大容量不行,還得做好溫度管理,像它的電芯級智能溫度管理系統,能讓每顆電芯都在適宜溫度運行,提升效率和壽命,保證續航更真實。
而且要有多模式駕駛系統,比如“標準模式”“OPD 單踏板模式”等,能通過調節動能回收力度增加續航,差不多 30%的續航能靠這實現。
除了電池,還得考慮安全。像別克微藍 7 用專業純電平臺,電池組和底盤深度融合,有鋼梁保護,還有各種防止電芯擠壓燃燒的設計,電池內部也有保障技術,能應對各種極限測試,密封設計能避免涉水短路。
另外,智能化也重要。純電專屬平臺能讓電傳動、電控取代傳統的機械、液壓傳控,給智能駕駛輔助和智能網聯提供好基礎。像微藍 7 的 ACC 自適應巡航、車道偏離輔助系統就很好用,網聯科技也不錯,能自動 OTA 升級。
要突破續航瓶頸,還得關注電池技術的投資。比如鋰離子電池的改進技術或新電池技術。充電設施建設也是機會,投資充電樁制造商或充電站建設公司有收益。
目前新能源汽車續航瓶頸主要在電池能量密度,用車環境也有影響,像北方冬季續航明顯縮短。可以優化電芯單體尺寸、電化學體系和電池材料提升密度。
高續航車??吭黾与姵爻叽纾@不是根本辦法,得在正負極材料和電解液上突破,提升正極能量密度。電池設計和制造工藝也關鍵,要優化內部空間利用率,選合適材料減重。還得在安全性、循環使用壽命和成本間找平衡。
影響續航的還有車速、空調、環境、電子器件和傳動系統工作效率等。
磷酸鐵鋰和三元鋰離子電池受低溫影響,固態電池有前景但成本高。電池保養也不能少,每月要滿充電,長期放置要滿放、慢充,低溫要放暖庫。
國內車企為提高續航,在電池能量密度、空氣動力學、整車輕量化、動能回收系統這四方面下功夫。提升能量密度直接但要注意安全,優化車身設計能減少風阻節能,采用輕量化的單擋固定齒比變速箱能省電,動能回收系統能回收能量但有拖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