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規劃怎樣推動新能源汽車的國際化發展?
新能源規劃推動新能源汽車國際化發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制定 5 - 10 年的產業全球化發展規劃,著眼大趨勢,分步驟、分階段布局關鍵技術,確立技術優勢,將其上升為國家戰略。
還要扶持自主創新能力強的企業走向全球,完善創新機制,健全管理體制,給予財政、稅收等政策利好,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應鏈體系至關重要,加大技術研發支持,建立配套金融體系,支持優勢企業聯合攻關,形成大型國際集團,提升整體“走出去”實力。
拓展國際經貿合作也不能少,積極探索新模式,依托“一帶一路”,加強政策和戰略交流,提升國際話語權,實現互利共贏。
同時,制定關鍵核心技術全球化自我保護的防御機制,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培養專業人才,應對可能的貿易壁壘。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具備全球化發展的一些優勢,比如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汽車產銷量連續多年全球第一,在技術研發、產品品質、體系力等方面有進步,還培育出眾多發展先進城市。但也面臨不少問題,像外資車企布局壓縮了我國新能源汽車“走出去”的黃金窗口期,中高端產品海外影響力弱,供應鏈不完善,關鍵技術或資源依賴進口,引導政策也有待完善。
新能源汽車國際化發展很有必要,能抓住產業變革機遇,獲得國際話語權,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不過,我國汽車國際化發展存在缺乏整體規劃、品牌影響力不足、市場保護主義盛行等挑戰。
傳統車企的全球化發展有因地制宜、投資收購、營銷等成功模式。我國新能源汽車全球化發展,國家層面要宣傳合作共贏,企業要細分市場定位,抓住戰略機遇,利用好合作平臺。
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規模雖大,但存在內功不足和遭遇歐美抵制的問題。可借鑒日本經驗,精準布局海外市場,苦練內功提升競爭力,打造國內外“朋友圈”,差異化擴展多元市場。
總之,通過各方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定能在國際化道路上越走越穩,越走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