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焦慮如何解決?
純電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焦慮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解決。
首先,車企要針對不同應用場景設計合理續航里程的電動汽車,讓消費者按需選擇,提高電池使用效率。
其次,建設更密集的充電樁,并以電池拖掛形式提供外接移動電源,或設計增程式拖掛,租用發電機供電,還可以設計可放在行李箱或車頂行李架的小型電池包,采用租賃模式換電。此外,移動電池拖掛可利用夜間低谷電力資源充電,能提升電網電力資源使用效率。
然而,這些方式也存在問題。比如,拖掛牽引車駕駛需要 A2 以上駕駛證,法規需明確 C 照能否駕駛帶外掛式電池小拖車的電動汽車;電動汽車要設計統一可邊走邊充電的外掛接口;國家要明確外接充電拖掛車標準,解決拖掛遮擋車牌問題。
當前純電汽車續航焦慮的原因較多。比如實際續航里程常低于廠家宣傳的理論數值,且受溫度和使用習慣影響大。充電方面,充滿電時間長,存在充電車位被占、充電樁故障等問題,充電接口標準也不統一。電池種類多樣,性能各有優劣,影響充電樁和換電模式,短期內不利于產業發展,且保值率低,主要因為電池損耗。
雖然很多新能源車型續航里程提升到 600 公里以上,甚至蔚來 ET7 宣稱可達 1000 公里,但實際續航會打折,冬季縮水更嚴重,且空調等用電設備開啟后續航里程更短。行駛速度不同,續航里程估計不準確也會產生焦慮。充電時間長、充電設施不普及同樣是重要原因。
不過,廠商們為緩解焦慮也在積極想辦法,比如增大電池容量、減小風阻系數、降低整備質量、提升三電效率等。但電池容量和續航里程并非正比關系,增加電池容量簡單粗暴但成本高,且效果逐漸減弱。風阻系數、車輛正投影面積、整備質量、三電系統效率等都會影響續航。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中,增程式電動車也備受關注。其工作原理是在純電動車上搭載增程器,電池續航不足時通過增程器讓發電機給電池供電。理想 ONE 的增程電動采用“大容量電池組+增程發電系統+雙電機”技術方案,純電續航里程能滿足大部分城市用戶需求,在減排方面也有不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