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智能汽車的成本為何居高不下?

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是硬件成本高,比如相機和激光雷達等昂貴硬件,一輛車僅這些硬件費用就可能占較大比例。

其次是研發成本巨大,即便是大廠商也壓力山大,像奔馳母公司戴姆勒和寶馬都得合作來降低研發成本。

再者,工程成本難降,車載系統的能耗、空間、散熱等問題未很好解決,服務器體積大能耗高,要縮小到模組或芯片大小才有普及可能。

還有人工成本,每輛無人車需配備安全員和遠程監控人員,工資支出高。

另外,保險費用昂貴、政策未完善,比如駕照問題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等。車身成本也較高且目前缺乏降低方法。

雖然未來無人駕駛行業可能會發展,成本或有下降趨勢,比如第六代無人車成本預計降低,實車安全員取消,但當前這些因素仍導致無人駕駛智能汽車成本居高不下。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奧迪A4L
奧迪A4L
32.18-40.08萬
獲取底價
探岳
探岳
20.79-25.99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6.96-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環保型機油在成分上具有多個顯著特點。 首先,其基礎油及添加劑對環境和人體無害,氧化及分解產物的危害性可控,易被環境吸收利用。像美孚 1 號 ESP 環保型機油,采用特殊配方,不含對環境有害的物質,能減少尾氣排放。它針對三元催化器優化,降低了
瑞虎 8plus 內飾的亮點眾多。 首先,內飾整體大面積采用軟性材質,包括門板部分,觸感舒適,質感上乘。座椅采用真皮縫線對接,方向盤包裹處也是真皮,提升了駕駛和乘坐的舒適感。內飾色調有雙色拼接,比如棕與黑的搭配,更顯格調,讓車內空間顯得寬
本田的創始人是本田宗一郎。他出生于 1906 年 11 月 7 日日本靜岡縣的一個窮苦家庭。 高中畢業后,因家庭貧困,他到東京一家汽車修理廠打工 6 年。 之后回到家鄉,憑借一腔熱血創立了“技術商會濱松支店”,這是本田研究所的前身。
獵豹越野車的保養成本因車型和使用情況有所不同。 以常見的獵豹 Mattu 為例,假設一年行駛 3 萬公里,大約要進行 6 次保養。每次小保養換機油和機油濾清器,費用約五六百元。但實際養護成本還受其他因素影響,比如大保養,會涵蓋更換機油、機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