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上海工廠再度擴產在技術方面有哪些創新?

特斯拉上海工廠再度擴產在技術方面有不少創新。

首先是一體化壓鑄車身技術,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成本。

電池方面也有創新,越做越大,成本降低儲能提升。

還有在產線優化上,如沖壓車間、車身車間、涂裝車間、總裝車間以及物流操作中心的擴建。

研發方面,上海研發中心是海外首個以整車開發為基礎的研發中心,包括軟件、硬件、電子、材料、動力及能源工程團隊,共設置 28 個實驗室,專注于在華軟硬件、流程和技術的開發工作,同時承擔中國市場的應用適配和標準測試,并參與全球 AI 機器學習的相關研發工作。

另外,特斯拉在產能技術升級方面不斷努力,比如通過增加工作時長、員工數量、提升物料周轉頻次實現產能提升。

在降低成本方面,中國工廠整車國產化率高達 90%,加上我國勞動效率高,這些都為特斯拉的技術創新和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總之,特斯拉上海工廠的技術創新為其產量和質量的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問界M5
問界M5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6.96-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要說哪個汽車品牌的設計最具未來感,這還真不好一概而論。 像吉祥汽車,它的首款車型采用一體式未來設計理念,取材于航空美學的極簡主義,靈感源于人類仰望的蒼穹。其設計草圖大量采用概念前瞻的一體化設計,隱藏在尾翼下方的懸浮式貫穿尾燈罕見且獨特,融合
潤滑油和機油的適用場景有差異。 機油通常只用于內燃機,如汽車發動機,它能潤滑內部運動部件,還能冷卻、清潔、密封、防銹和防腐蝕。 由于發動機工作環境惡劣,機油換油周期較短,性能標準嚴格,需有良好的高溫穩定性、抗氧化性和清潔能力。 而潤滑油適用
奧迪 S8 的油耗受多種因素影響。 路況是重要因素,市區擁堵路況下,車流量大、紅綠燈多,車輛頻繁啟停,平均油耗約 15 - 17 升/百公里;高速暢通路況,能保持勻速行駛,油耗約 12 - 13 升/百公里。 駕駛習慣對油耗影響大,頻繁
在世界十大汽車公司的技術創新方面,很難簡單地說誰更出色。 中國的吉利、上汽、小鵬、比亞迪和廣汽表現搶眼。吉利即將上市的銀河 E5 就是很好的例子,它采用左右舵同時開發策略,外觀借鑒中國瓷器元素,車機用魅族方案配國產 7nm 車規級芯片和百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