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選購時如何判斷車輛的安全性?
新車選購時判斷車輛安全性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是查看碰撞測試成績。國內主要參考中汽研的 C-NCAP 和中保研的 C-IASI 碰撞測試。C-NCAP 驗證車輛被動安全性,有 50Kph 正面 100%重疊剛性壁障碰撞試驗等。C-IASI 參考了美國的 IIHS 規程,更加全面,如引入了正面 25%偏置碰撞試驗等。購買新車時,C-NCAP 應規避四星及以下成績的車型,C-IASI 則要看細分項目是否達 A 或 G 成績。進口車型還可參考美國 IIHS、歐洲 E-NCAP 等測試結果。
其次看車輛鋼材用料。車輛發生事故時,核心保障在于白車身結構即“籠式車身”,A、B 柱等受力部位的硬度很關鍵,車企一般會用高強度、超高強度鋼材或者鋁合金、碳纖維等材料,屈服強度一般在 500Mpa 到 1600MPa 之間。十多萬的家用車,A、B 柱鋼材屈服強度在 1500Mpa 左右能較好保障被動安全性,沃爾沃等豪華品牌甚至可達 1800Mpa。而且車輛重量、結構和白車身構造科學合理也能提升安全性。
接著從被動安全層面出發看設計。被動安全配置包含安全帶、安全氣囊/氣簾、ABS 防抱死系統、ESP/ESC 穩定系統等。安全氣囊越多越好,乘車時前后排都應系好安全帶。另外,ABS 可在急剎車時防止車輪抱死,ESP 能分配扭矩避免車輛失去抓地力,但不是萬能的。
再從主動安全性層面出發聊配置。主動安全系統包含 AEB 主動剎車、BMS 盲區監測、LKA 車道偏離輔助等功能。AEB 主動剎車/前方碰撞預警功能優先級最高,盲區監測功能在高速變道時有輔助作用,車道偏離預警和車道保持功能主要輔助長時間高速行駛,避免走神偏離車道。還有倒車車側盲區預警、開門提醒等低速場景下的輔助功能,預算充足可考慮。
最后這些細節處的安全性也不能忽視。人機工程學設計很重要,內飾不能一味追求科技感而忽略操作便利性,必要的實體按鍵要有。車輛配備的輪胎也需注意,關注原廠輪胎的速度級別、耐磨指數和牽引性能指數,合格家用車牽引性能需達 A 或 AA 等級,差的話建議買車后盡早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