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管理系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電池管理系統(BMS)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對電池進行監控和控制,保護電池免受過流、過放、過充等破壞,并監控電池的性能和狀態。
其工作原理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感知和測量。通過傳感器監測電池的電壓、電流、溫度、電量等參數,計算剩余容量(SOC)、報告電池劣化程度(SOH)、SOP、SOE 等重要數據。其中,SOC 最為關鍵,它能讓我們了解電池還剩多少電量。
然后是告警和保護。BMS 會實時全時段檢測電池狀態,一旦出現異常,會向中央控制平臺告警,并生成不同等級的告警信息。嚴重時,會及時斷電保護電池安全。
BMS 由控制 IC、MOS 開關、保險絲 Fuse、NTC 熱敏電阻、TVS 瞬態電壓抑制器、電容及存儲器等組成。其保護工作原理包括 AFE 監測收集信息、MCU 微控制單元處理數據、MOS 場效應管控制充電和放電回路的導通與關斷。主要的保護功能有過充保護、過放保護、過流保護和溫度保護。過充保護在電池充電電壓超出合理范圍時切斷電源;過放保護在放電電壓過低時切斷電源;過流保護在電流過大時切斷電源;溫度保護在溫度超出設定值時斷開電池組的充放電。
在實際應用中,準確估計 SOC 非常重要。影響 SOC 估算精度的因素包括充放電電流、溫度、電池容量衰減、自放電和一致性等。常用的 SOC 估計算法有開路電壓法、容量積分法、電池內阻法、模糊邏輯推理和神經網絡法、卡爾曼濾波法等。
此外,BMS 還包括均衡管理、熱管理、電安全管理及數據通訊等功能。均衡管理能平衡電池組中單體電池的容量和能量差異,提高電池組的能量利用率。熱管理系統能保證電池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工作,延長電池使用壽命和性能。電安全管理能保障電氣設備和系統正常工作,保護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數據通信能實現 BMS 內部和與外部設備的信息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