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區純電動汽車補貼標準一樣嗎?
不同地區純電動汽車補貼標準不一樣。
北京在 2023 年 3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期間,報廢或轉出本市注冊登記在本人名下 1 年以上的乘用車,在本市汽車銷售企業新購新能源小客車,報廢或轉出新能源小客車的,每車給予 8000 元補貼。
上海自 2022 年 6 月 1 日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個人用戶報廢或者轉讓本人名下在該市注冊登記的非營業性小客車,并購買純電動小客車新車,給予一次性 10000 元購車補貼。
廣州 2023 年 3 月 1 日至 12 月 31 日期間,車輛價格在 10 萬元(含)至 15 萬元,補貼 10000 元/臺;15 萬元(含)至 20 萬元,補貼 8000 元/臺;20 萬元(含)以上,補貼 6000 元/臺。
重慶 2023 年 3 月 1 日起至 6 月 30 日,消費者置換新能源乘用車,可獲每輛車最高 3000 元補貼。
武漢 2023 年購置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
合肥 2023 年 2 月 4 日至 6 月 30 日,個人消費者報廢或出售本人名下在合肥市注冊登記且符合相關標準的非營運性乘用車,并購買非營運性新能源乘用車新車達到 5 萬元、10 萬元及 20 萬元的,分別給予每輛車 1000 元、3000 元、5000 元的財政補貼。
湖南省 2023 年 6 月 30 日前,個人消費者報廢在湖南登記注冊的符合相關標準的家用汽車,并在省內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憑報廢車回收證明和新車購車發票等資料享受 5000 元資金補貼。
云南省在 4 月 8 日至 6 月 30 日開展的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中,對在省內購買 30 萬元(含 30 萬元)以下新能源汽車并在省內落戶的個人消費者給予現金補貼,每人可補貼 2000 元,共 15000 個名額。
過去,如 2015 年,北京、青島、武漢等多地按國家和地方財政 1:1 比例補貼。部分城市如江蘇按不同車型有獨特補貼方式,而重慶市級財政給予前 1000 輛新能源客車補貼 16 萬元/輛。北京按國家和北京市 1:1 比例補助,國家和北京市財政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 60%。湖北對武漢市、襄陽市消費者購買符合要求的純電動汽車、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給予補貼,購置使用省內企業生產的純電動公共客車,除國家補貼外,省財政每輛一次性補助 20 萬元。武漢國家和武漢 1:1 比例補貼,國家和地方財政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 60%。天津將按照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 1:1 的比例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并與國家政策同步實行退坡機制。西安按國家補貼標準 1 ∶1 的比例給予地方配套補貼,國家和地方補貼總額最高不超過車輛銷售價格的 60%,對充電設施建設投資 (不含征地費用)給予 30%的財政補貼。福建 2014 年至 2015 年,省、市(平潭綜合實驗區)按照國家同期補貼標準 1 ︰1 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予以配套補助,新能源非公交汽車在福州、漳州、泉州市轄區上牌的,配套補助資金由設區市承擔 40%。
超 50 省市區出臺了相關補貼政策,以現金補貼、消費券、抽獎等方式促進汽車消費。補貼可疊加,比如佛山市南海區除了本身補貼,還可疊加廣東省汽車以舊換新補貼或新能源汽車購置獎勵 8000 元/輛。有的地方有“以摩換汽”政策,比如廣東省中山市。還有綜合補貼,像無錫經開區給予新能源車 30%的停車優惠,珠海市香洲區在動力補給、停車、通行等使用環節給予 2000—12000 元綜合性補助,安徽合肥給予 1000 元/輛一次性電費補貼。部分地區還有汽車下鄉政策,比如山東濟南。
所以,消費者購車前一定要詳細了解當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