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成為汽車行業帶動數百萬人就業新動能?
5月18日,吉利汽車與大搜車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建國內首個“真直銷 一口價”的數字化汽車直銷新零售網絡,還推出了首款依據用戶消費大數據而生產的定制化車型——繽越PRO輕騎士BSG版。吉利汽車與大搜車在產業數字化方面的探索,能成為中國汽車產業上下游快速恢復增長,從而帶動社會就業的敲門磚嗎?
汽車產業正在快速回暖
我國汽車銷量在今年4月份出現明顯回升,正在驅散疫情的陰霾。來自乘聯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我國汽車銷量為142.9萬輛,環比增長36.6%,同比下降5.6%,為今年銷量最好的月份。
今年年初疫情爆發后,國內車市1到4月增速分別為:-21%、-79%、-40%、-6%,呈現谷底V型回升的態勢,特別是3月、4月銷量的快速回暖,體現疫情后復產復工等綜合政策引導效果良好。
面對疫情對汽車市場的沖擊,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迅速出臺了針對汽車行業的“救市”措施。2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于有序推動工業通信業企業復工復產的指導意見》,提出“要積極穩定汽車等傳統大宗消費,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配額,帶動汽車及相關產品消費”;此后,國家發改委、中宣部、財政部、商務部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特別強調“要促進汽車限購向引導使用政策轉變,鼓勵汽車限購地區適當增加汽車號牌限額”;3月31日,國務院總理在國常會上明確給出了三條具體方案,以全方位促進汽車消費。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加碼汽車消費。據不完全統計,已有包括廣州、長春、長沙、杭州、寧波、南昌、珠海、佛山、湘潭等15個城市出臺了促進汽車消費的相關政策。
高產出的就業池
政府多方對汽車產業予以關切,在于它承載著的一個社會責任:拉動就業。
汽車是一個規模大、成本高、投資周期長、資金密集、勞動密集的特殊行業,中國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顯著拉動了上下游關聯產業發展。2017年,全國汽車工業總產值達8.82萬億元,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7.6%。從汽車工業鏈來看往往能帶動100多個產業的發展。根據《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19)》藍皮書,2017年末,汽車制造工業直接從業人數是630萬人,相較于2007年的204萬人,10年增長了20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2005年我國62個部門的投入產出流量表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汽車制造業每增值1元,就可帶動上下游關聯產業增值2.64元。國家信息中心分析認為,汽車產業(包括零部件企業在內)和相關產業的就業比例關系是1∶7,即汽車產業每增加1個就業崗位,就會帶動相關產業增加7個就業崗位。按照《中國汽車工業:中英文版》的推算,從全產業鏈帶動就業人數的角度,汽車業是第一制造產業。
汽車行業產業鏈長、輻射面廣,與其相關的上下游產業極多,其上游涉及鋼鐵、機械、橡膠、石化、電子、紡織等行業,下游涉及保險、金融、銷售、維修、加油站等行業,汽車產業的平穩增長對經濟有很大的拉動作用。
數字化成汽車行業內在需求
目前,國內一二線城市汽車消費增長有限,來自三四五線城市的小鎮青年處于消費升級階段,而且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的90后、00后正在成為汽車市場消費的主力。
相對于消費人群的年輕化與互聯網化,汽車產業本身的互聯網化卻進展緩慢。經銷商模式一直是我國汽車流通行業所采用的零售模式,這種模式憑借其在汽車流通環節和分銷方面的快速響應,經過20多年的發展完善已經成為汽車流通行業的主流經營模式。在經銷商模式下,汽車的商品流通軌跡為廠商-經銷商-用戶,經銷商作為連接生產和消費的兩端,承擔著重要角色。雖然近年來,汽車行業一直在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改造,但在研發、制造、物流、銷售、營銷、用戶等各個環節之間,并沒有真正打通數據、實現數據的流通。汽車廠商無法直接觸達用戶,用戶需求無法直接反饋給廠商,以4S店為核心的經銷商模式已無法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今年疫情出現后,國內汽車銷售遭遇重創,用戶不能到店消費,銷售人員無法與用戶建立連接,直播賣車成為雙方的共同探索。但是,直播賣車只是實現了用戶線索獲取的線上化,汽車經銷商隨后會邀請用戶到店消費,比車、比價、體驗、交易交付。而用戶為了驗證自己在直播間內拿到的大禮包是否足夠實惠,也會聯系多家門店確認。在直播賣車參與后,只是將原來存在于4S店不透明的大禮包優惠券轉移到了直播間,線上賣車依然沒有實現。
汽車生產方的數字化需求,并沒有因為直播賣車而出現變化,用戶與廠家的連接仍然沒有改善,生產環節的效率提升還沒有出現。
吉利與大搜車的數字化新探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廠商借助線上線下渠道,建立更輕更靈活、資金投入成本更低的直銷網絡已成為可能。而在行業銷量遇到瓶頸和疫情的雙重影響下,汽車產業實現數字化變革,流通與服務體系從過去的以產品為中心轉化為以用戶為中心,也成為趨勢和必然。
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馮擎峰說:“過去大家都在講互聯網+,其實汽車應該反過來叫+互聯網,因為汽車零售的業態一直沒有打開,我們都是用傳統的方式通過4S店和用戶進行溝通交流。既然其他的東西都可以用互聯網的方式買,為什么車不可以?這就是值得我們去嘗試一把的。”
此次吉利汽車與大搜車共同打造的數字化直銷模式,是國內汽車廠商首次真正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直銷。產品上,雙方基于大搜車汽車消費大數據,共同推出了年輕時尚的繽越PRO 輕騎士 BSG版車型;定價上,吉利汽車首次采用“一口價”模式,全國統一定價;營銷上,吉利汽車與大搜車共建“流量池”,基于大搜車的海量用戶數據和數字化營銷系統,通過“網紅銷售主播”直播賣車等多渠道精準觸達用戶,實現廠商與用戶無縫連接;交易交付上,用戶線上下單,線下提車,大搜車覆蓋全國2000多個區縣的5000家社區店讓用戶購車更便捷。
大搜車創始人兼CEO姚軍紅表示:“隨著合作深入,大搜車數字化直銷網絡帶來的海量真實用戶數據,有助于優化廠家與用戶連接,降低營銷成本、擴大市場覆蓋深度,數據反哺助力品牌決策。”據悉,首款直銷車型繽越PRO輕騎士BSG版,就是結合了大搜車系統內沉淀的海量消費大數據而推出的定制款。
以用戶為中心建新零售閉環
大搜車表示,這一數字化直銷網絡探索出了一條以用戶為中心,以大數據為依托的汽車銷售與服務新路徑,將有助于推進中國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變革。那么,直銷真的這么有魔力嗎?這一模式能否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敲門磚?
在吉利與大搜車合作的數字化直銷網絡構想中,已經實現了以用戶驅動生產的汽車在線交易閉環。基于大數據生產出用戶喜愛的車型,同一車型全國統一定價;通過大數據用戶畫像將新車信息精準推送給目標客戶;用戶線下看車線上下單,交易電子化;用戶對于產品的需求,經過大數據分析后傳遞給廠家,實現定制化生產。在這個閉環中,從用戶開始接觸品牌開始,中間的每一次溝通咨詢,再到下單后的使用感受交流,這些場景信息均會自動被系統記錄下來,有助于企業獲得海量真實的一手消費數據和互動數據。在互聯網大數據驅動下,品牌廣告投入更加高效,減少浪費;門店變輕投入大幅降低;用戶下單由前往線下店轉為線上,節省了時間成本;主機廠獲取用戶真實產品消費體驗數據后,可以實現C2M反向定制,生產線柔性生產,保障產品暢銷。整個鏈條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提升了運營效率,隨著對數據的持續發掘,運轉起來越來越高效。
吉利汽車與大搜車共建的國內首個“真直銷 一口價”的數字化汽車直銷新零售網絡,突破傳統經銷商模式瓶頸,實現了國內首家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化汽車直銷,同時建立起了以用戶為中心的新零售在線交易閉環,為汽車產業的數字化變革提供了突破方向。吉利汽車與大搜車的此次合作解鎖了汽車消費潛力,汽車行業因互聯網的深度參與而提升了運營效率,有望在帶動數百萬人就業方面繼續發揮強勁的動能。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