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交發展 宇通公共交通美好中國行啟動
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血脈,經歷了疫情的大考,如何進一步激發公共交通活力,為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美好出行保駕護航,成為公共交通行業面臨的共同課題。8月7日,2020公共交通美好中國行暨“我的公交我的城”公交發展經驗交流會在蘭州舉行,正式拉開了“破題”的序幕。
本次活動由中國交通報社和宇通客車聯合發起,并得到交通運輸部、甘肅省交通運輸廳、蘭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蘭州公交集團等的大力支持。來自甘肅省交管部門、交通研究領域的領導、專家及甘肅、寧夏、山西、陜西、青海、內蒙古六省的公交企業代表等200多人參會,分享公交發展典型經驗、圍繞疫情下公交企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等話題進行了交流。
疫情防控常態化,讓公交行業面臨機遇和挑戰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更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緊要之年。由于疫情原因,公交行業成為受影響較大的行業之一,而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到來,行業亟需通過轉變運營思路、提升服務水平來重振公共出行信心。
會上,甘肅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胡雄韜、中國交通報社副社長莊長波、宇通客車國內營銷總監孫希順分別在致辭中表示,面對疫情為公共出行帶來的挑戰,公共交通行業迎難而上,克服困難,保障了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面向未來,相信通過深度剖析行業發展趨勢,分享傳遞優秀經驗策略,能為從業者們破解發展難題、拓展運營思路提供更多借鑒,從而實現政府滿意認可、行業良性發展、企業持續進步的良好發展局面。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機遇,化危為機?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中心主任劉振國在“公交行業該如何建立疫情常態化的運營機制”的分享中認為,行業發展端應當在盡快恢復城市公交服務、加大財政保障力度和繼續推進公交優先的基礎上,深入完善公交應急體系建設。而在企業經營端,除了堅持疫情常態化防控外,要精準對接乘客需求,如繼續推廣定制公交等,同時深挖自身潛力實現降本增效,多元化拓展業務范圍。
宇通以產品助力服務升級,打造樣板力量
隨著消費需求升級,人們對出行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公交車承載的不再僅僅是運輸任務,更加寄托了出行者對多元化服務的向往。近年來,隨著公交都市建設的深入推進,涌現出一大批優秀公交企業,憑借優質的服務和獨特的運營智慧,不斷刷新著公交行業的服務水平和形象,以樣板的力量帶動行業不斷進步。
其中,蘭州市2019年印發了《蘭州市全面深入推進綠色交通發展的實施意見》,全面加快公交都市創建工作,推進效果顯著;西寧市則致力于“綠色發展,服務民生”的社會責任,努力向“品質出行”“幸福出行”的目標邁進。活動中,蘭州公交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甘鈞以《創新多元管理,促進持續發展》為題、西寧公交總經理王新樂以《多元化服務促進公交企業可持續發展》為題,分別進行了經驗分享交流,通過深入淺出的案例講解,回答了如何以多元化服務提升運營水平和出行滿意度這一行業共同關心的話題。
古語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在運營機制方面打通“任督二脈”,對于公交行業來說,擁有一款優質的公交產品也必不可少。會上,國家電動客車電控與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宇通客車技術副總監李高鵬以“宇通科技 守護出行”為主題,從產品定位、功能、解決方案等不同方面詳細介紹了宇通新造型智能網聯公交產品能為公交企業和社會帶來的價值,描繪出一幅智慧公交改變出行的美好前景。
據了解,作為國內客車行業龍頭企業,宇通掌握新能源“三電”核心技術,并在新能源客車產品推廣和產業帶動方面深耕多年,持續領先。目前,宇通在全球累計推廣新能源客車率先超13萬輛,在全國350多個城市和全球20多個國家實現批量銷售和示范運營,銷量連續多年全球領先。而在活動現場展示的宇通新造型智能網聯公交,憑借靚麗的造型、科技化配置和人性化設計,吸引了與會者們的目光,引起熱烈關注。
活動圓桌論壇環節,對于疫情下公交企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綜合運輸研究中心主任劉振國、天水羲通公交旅游集團董事長郭成軍、包頭市公交運輸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李永明、宇通客車西北公交總經理劉權立共同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通過思想碰撞為行業尋找機遇、應對挑戰提供了思路借鑒。
活動現場還公布了“我的公交我的城”專家智庫委員會增補名單,并組織與會者對蘭州公交特色線路進行了實地體驗。
本次公共交通美好中國行活動由宇通客車主導發起,繼蘭州站之后,活動將陸續在全國多地開展,旨在通過搭建政府部門、行業專家和公交企業的交流平臺,促進公共交通行業健康發展及公眾美好出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