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能汽車大會引導汽車行業規范發展
12月4日下午,2020世界智能汽車大會的平行論壇之一 “推動規范,法律法規與標準體系構建論壇”在廣州召開。
智能汽車結合了人、車、路三方面因素,是一個復雜的信息交互系統。目前我們的道路建設尚未與智能汽車協調發展,存在發展不均的情況。如果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得到更加廣泛的重視和提速,那么智能汽車產業也將進一步蓬勃發展。面對智能汽車發展新趨勢,各國都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中國也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相關企業進行創新技術研發和應用,同時對相關安全法律問題進行管理和規制。如何營造良好的汽車發展環境,培育健康的汽車消費市場,構建智能、安全、健康的未來汽車社會?
論壇現場,廣州中國科學院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首席顧問丁冬聚,TÜ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汽車信息安全首席專家黃清泉,國家智能汽車零部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首席專家胡靜發表主題演講。
廣州中國科學院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首席顧問丁冬聚在主題演講中提到,智能汽車在技術層面上有很多突破,但是相應的法規制定相對比較滯后。建議將駕駛的車主或者車廠,以及零部件的提供商,系統集成商、軟件開發商、硬件提供商、電子零部件提供商等等構成責任鏈,法律或者保險公司沿著這個責任鏈,對每個節點,根據其事故中應承擔的責任,追索其相應的法律責任,建議應該在車上要有一個類同于飛機上面黑匣子的設備。仿照現在的飛機、船舶的入市手續,特別是對軟硬件分別采購和集成的狀況,更要嚴把入市關。在每輛智能汽車上都要有很醒目的識別標志,對路況信號識別標準、車輛行車信號識別標準等等要進行梳理和規范,來適應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
TÜ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汽車信息安全首席專家黃清泉發表主題演講,分享了聯合國關于自動駕駛法規體系的現狀以及如何構建汽車網絡安全管理體系,在汽車綜合認證發展方面,希望和行業同仁一起真正把自動駕駛推向合規、正規,把功能安全和網絡安全結合在一起,去全面布局車輛的安全,共同努力推動自動駕駛的發展。
國家智能汽車零部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首席專家胡靜主題演講中,舉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地方法規的建設,介紹目前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建設情況,針對大家關注的標準和管理規范進行詳細闡述。目前國家制定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和法規尚未健全,整個標準建設還是處在初期階段,標準體系以及核心產品體系的標準體系,特別是零部件的標準體系并不健全。標準建設是需要相對長的周期,比如國家標準的建設,國標建設一般需要兩到三年才能完成,現有的傳統汽車的標準已經沒有辦法滿足智能網聯汽車高速發展的訴求,這些標準和法規的缺失制約了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希望在2035年中國能夠建設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強國,系統建成能夠支撐高級別自動駕駛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同時制定100項以上的智能網聯汽車標準。
在隨后的圓桌對話環節,廣州中國科學院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首席顧問丁冬聚,北京賽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大林,TÜV南德意志大中華集團汽車信息安全首席專家黃清泉,國家智能汽車零部件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首席專家胡靜以“淺談我國智能汽車的政策和標準體系現狀”為主題展開深度溝通,嘉賓們紛紛建言,期待盡快出現完善的監管體制來賦能智能汽車行業更好的發展。
嘉賓們表示,智能汽車存在著行業規范尚未完全建立,未有完整的市場監管機制,智能汽車與道路協調發展仍需改進。進一步制定規范智能汽車產業相關的政策法規,以及創新發展戰略和智能汽車行業標準體系,將更好的規范智能汽車行業的生產管理行為,加快新技術在車路協同的應用,營造健康發展環境,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增進人民福祉。未來五年將是智能汽車大發展的時代,希望中國能夠以更快的步伐走在世界各國的前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