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核心成果在京發布
5月25日,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創新應用工作組組長劉衛國在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2021年度會議上就《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路線圖》(以下簡稱“《創新應用路線圖》”)編制背景和核心內容進行了發布。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創新應用工作組組長劉衛國
《創新應用路線圖》于2021年1月18日啟動編制,得到了行業內眾多企業和專家的高度關注與廣泛參與。通過聯合行業力量,共同梳理重點應用場景、組建編制團隊,形成13個專題編寫組,結合行業內90余家單位、140余位專家的寶貴智慧,按照不同場景方向共同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發展路徑研究。
《創新應用路線圖》系統梳理了我國主要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分析了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發展現狀與趨勢。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梳理不同場景下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所面臨的核心問題與挑戰及面向2030年的創新發展目標,提出創新發展實現路徑。以期為我國汽車產業緊抓歷史機遇、加速轉型升級、支撐制造強國建設、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指明發展方向,提供決策參考。
核心內容1:梳理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創新應用路線圖》結合各場景應用特點,圍繞政策法規、道路測試、基礎設施、關鍵技術、商業模式等維度梳理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為相關部門決策、企業商業化部署提供參考。
核心內容2:研判各場景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目標
《創新應用路線圖》研判,到2030年,智能網聯汽車各類場景應用將覆蓋我國主要城市,成為交通運輸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形成商業化運行;汽車與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深度融合,新型產業生態基本建成。
在乘用車方面,應用在封閉場地的自主代客泊車場景將不斷擴大示范范圍,隨著未來幾年的技術發展與商業化探索,逐步形成大規模商業化應用;應用在城市道路的Robotaxi將形成新型客運方式,逐步從示范應用向商業化運營過渡;在高速路場景,隨著車輛自動駕駛技術發展以及高速公路場景網聯化技術的引入,乘用車HWP功能不斷完善,逐步降低對駕駛員的依賴。
在客運車輛方面,自動駕駛通勤客車與專用車道快速公交主要應用在限定場景,隨著技術逐步成熟,到2030年,將在全國主要地區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
在貨運車輛方面,港口、礦區等交通場景相對簡單,法律法規制約較小,商業模式逐漸清晰;自動駕駛干線物流將隨著技術與法規的逐步完善,不斷提高覆蓋線路范圍,有效提高貨運效率。
在功能型無人車輛方面,末端配送、環衛清掃等功能型無人車輛已經具備眾多測試應用試點,未來將進一步擴大應用規模,在全國主要城市形成多樣化智能網聯功能型服務。
核心內容3:規劃各場景應用目標具體實現路徑
針對不同場景預期發展目標,梳理實現路徑,重點梳理不同場景下的功能定義、法規標準、測試等方面需求,進一步為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產品管理形成有效參考。
為繼續深化《創新應用路線圖》研究工作,推動典型應用場景落地,聯盟發起成立了創新應用工作組,下設11個專題組(具體包括:AVP組、Robotaxi組、乘用車HWP組、客車組、貨車HWP組、場內貨運組、礦山運輸組、功能型無人車組、無縫化服務組、測試平臺組、政策法規組),以《創新應用路線圖》成果為基礎,重點推動建立多場景、分功能的測試評價標準,聯合行業力量開展典型場景的智能網聯汽車先導示范應用,共同研究智能網聯車輛應用推廣存在的問題、困難和挑戰,為準入管理提供參考,為相關部門決政策法規制定提供合理化建議,全面支持智能網聯汽車創新應用。
在《創新應用路線圖》的研究編制過程中,得到了來自日產中國、沃爾沃中國、捷豹路虎、宇通客車、安凱客車、東風悅享、陜汽重卡、華為、智行者等公司的大力支持。隨著路線圖編制的不斷深入和示范推廣活動的持續開展,歡迎行業專家參與、提出寶貴建議。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