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在京發布
2021年12月13日,2021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發展論壇(2021 ICV Test & Pilot Symposium,ICVTP)期間,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CAICV,以下簡稱聯盟)秘書長公維潔代表編制組正式發布《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1版)。
2020年9月,為促進和支撐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及產業發展,發揮團體標準機制靈活、快速響應技術創新的特點,聯盟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信部裝備中心)、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汽標委)、中國汽車工程學會(CSAE)的支持下,依托CSAE團體標準平臺,以聯盟各工作組為支撐,落實聯盟與汽標委智能網聯汽車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ICV分標委)就標準化工作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合作開展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研究,并發布《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建設指南》(以下簡稱《指南》)(2020版)。
在《指南》(2020版)指導下,聯盟以各個工作組為支撐,充分發揮凝練行業需求優勢,產學研廣泛參與,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已累計發布13項CSAE團體標準,修訂1項,累計立項47項,并適時開展相關標準政府采信、測試示范區應用、企業應用等多維度應用示范。為進一步建立健全國、行、團標協同配套新型標準體系,快速響應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需求,聯盟更新發布了《指南》(2021版)。
《指南》(2021版)以“3+N”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研究框架、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三橫兩縱”技術體系為基礎,構建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基于“3+N”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研究框架,將重點推動建立多場景、聚焦典型自動駕駛功能驗證的標準體系。“3”是指智能網聯汽車主要涉及的車輛關鍵技術、信息交互關鍵技術與基礎支撐關鍵技術三大領域;“N”即“N類創新應用”,是指按照智能網聯汽車不同應用場景,劃分為智能網聯乘用車、客運車輛、貨運車輛及功能型無人車等多個研究專題組,分頭開展相關研究工作,聯合行業力量開展典型場景的智能網聯汽車先導示范應用,進一步發揮道路測試和示范應用對行業管理和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如圖1所示。
圖1 “3+N”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研究框架
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框架包括車輛關鍵技術、信息交互關鍵技術、基礎支撐關鍵技術三部分,根據各具體標準在內容范圍、技術等級上的共性和區別,對三部分做進一步細分,形成內容完整、結構合理、界限清晰的10個子類,如圖2所示。
圖2 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框架
根據行業需求、技術發展趨勢及團體標準工作定位,聯盟在《指南》(2020版)梳理識別的93項團體標準項目和18項研究項目基礎上,進一步增至212項團體標準項目和13項研究項目。與2020版相比,2021版主要在預期功能安全、自動駕駛測試場景及創新應用、智能感知、車載智能計算平臺、智能網聯車載芯片、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領域進行了更新,依托聯盟相關工作組,開展上述關鍵領域的標準需求分析、標準子體系搭建及核心關鍵標準項目研究制定。
未來,在工信部裝備中心、汽標委、CSAE的支持下,由聯盟組織實施,與ICV分標委開展聯合研究,與通信、信息技術、信息安全、智能交通、道路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等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組織加強溝通協作,吸納汽車、通信、交通、互聯網等領域的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共同參與,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需求調研,進一步完善組織模式與標準研制流程,加強跨領域協同、宣貫與示范、國際化發展,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標準體系總體統籌的基本原則下,根據產業發展情況和未來需求,不斷更新、完善智能網聯汽車團體標準體系,有序推進團體標準研制與應用工作,以引導和支撐我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研發、產品認證、示范應用,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和商業化發展。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