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汽車之星”揭曉,81家企業入圍
新的技術、新的體驗、新的場景正在給智能汽車帶來新的可能性,誰能掌控智能汽車的未來?答案很可能是新一屆汽車之星。
12月16日,由汽車之心聯合中關村協同發展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2022智能汽車技術與商業創新論壇圓滿落幕?,F場同步揭曉汽車之星年度榜單,分別公布了汽車科技、智能汽車、智能汽車產業集群創新三大板塊34個獎項,最終共有81家企業、19個城市入選榜單成為2022年汽車之星。
此次評選汽車之心共收到了上百家企業報名,汽車之心從產品和技術創新、量產及商業前景、公司體量三層維度對企業進行評估,從產業集聚度、創新環境、營商環境三個維度對城市進行考量,最終經過3個月的篩選、調研、評估,最終敲定汽車之星榜單。
汽車之星榜單入選企業涵蓋了智能汽車產業上中下游,既有包含傳感器、芯片、算法、高精地圖在內的底層技術力量,又有自動駕駛系統相關集成企業,同時還有乘用車等企業與品牌。
把這些企業放入城市層面來看,19個智能汽車產業集群先進城市構筑產業孵化地,在城與城的版圖上構成了智能汽車流動的血液。
汽車之心始終看多中國智能駕駛,也看好這些為中國智能駕駛默默付出、創新的汽車之星。
開疆辟土,乘中國智能汽車的巨輪而行。
汽車之星榜單還將持續發掘、記錄、賦能這些先進企業,與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專家、企業家共塑中國智能汽車產業格局。
01 汽車科技:向新而生
在消費者的目光都聚焦于中國智能汽車品牌時,少有人看到在智能汽車產業鏈背后發力的“孤勇者”——汽車科技企業。所謂動一發則牽全身,這些企業作為汽車技術動力泵,鑲嵌于中國智能汽車產業鏈中的每一個關鍵環節,遍布在域控、芯片、座艙、感知硬件等領域。
這一年疫情搖擺,但這些汽車科技企業穩如磐石,以量產實力、研發水平說話,保障中國智能汽車產量穩定增長、智能化水平直線上升。
智能汽車科技的細分賽道并非各自獨立,而是相互交叉、銜接。
汽車之心希望和這些領先的汽車科技汽車之星們共同成長,在交織與碰撞的過程中,纏繞成最為粗壯的藤曼奮力向上生長。
02 智能汽車:穿越周期
智能汽車品牌及企業是中國智能汽車發展實力最直接的體現。過去一年中,討論油車的消費者少了、討論電車的消費者多了,而在電車中,討論智能化水平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智能化+國產,已經成為高頻詞。
對于智能汽車品牌及企業來說,2022年是潮起時刻,消費者對于國產智能汽車品牌認可度不斷提升、高等級智能駕駛系統裝備量不斷增長。當然,也有那些發展中的變革。這些汽車之星企業不斷推出新車型、更迭智駕系統,或調整組織架構,但他們也在不同的發展路線中尋求共性,托舉起智能車企更好的未來。
從風雪中走來,他們懂技術、場景、交互,更懂用戶。以智能汽車服務全球消費者,他們正穿越周期,講述長期主義故事。
03 智能汽車產業集群創新力量:星火連城
產業向新、城市才能向前。
隨著智能汽車產業鏈不斷完善與細化,智能汽車產業已告別了扎堆北上廣深,反而是以向外輻射的姿態,挑選與產業特點相符的城市成長壯大,最終在西南、華東、華北等區域遍地開花,形成了新能源整車制造、電池、傳感器等智能汽車產業集群。
2022年深圳發布條例,智能駕駛在深圳開始有法可依;北京為企業發放自動駕駛無人化通知書,逐步走向真無人。這些是城市發展理念的先進之處。
各城市搶占智能駕駛產業高地,以真金白銀爭取企業、服務企業,這些是城市賦能產業的實在之處。
產業聚集意味著以更低的成本、更短的時間、更緊湊的配合度加速產業運轉,城市與產業就在相互賦能的關系中不斷前進。
汽車之心致敬在城市里正在發生著的產業鏈連接與碰撞。
他們是汽車之星城市,構筑著中國智能駕駛中的星火連城。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