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你生命的汽車安全帶,你了解多少?
關于安全帶,其重要性就不用多說了,有數據現顯示,現代汽車所裝備的三點式安全帶減少了40%~50% 的死亡、45%~55%的重傷以及10%的輕傷,都用數據告訴你它在車輛中不可動搖的地位了。那你又了解安全帶多少,你知道它的前世今生嗎?
汽車安全帶的誕生
安全帶作為汽車發生碰撞過程中保護駕乘人員的基本防護裝置,它的誕生早于汽車。早在1885年,安全帶由一位英國工程師發明并應用在馬車上,用來防止乘客在顛簸的路面上從馬車上摔出去。
世界上最早的汽車發明于1885年10月,發明這輛三輪汽車的卡爾·本茨在在第二年的1月29日獲得帝國專利證書,這才正式標志著汽車的誕生。
安全帶最早應用于汽車,是于1902年在紐約舉行的一場汽車競賽上,一名賽車手為防止在高速中被甩出賽車,用幾根皮帶將自己和同伴拴在座位上。比賽的時候,他們駕駛的汽車因意外沖入觀眾群,造成兩人喪生,數十人受傷,而這幾名賽車手借助皮帶幸運的逃生。這幾根皮帶也就成為汽車安全帶的雛形,被認為是汽車應用安全帶的最早記錄。
安全帶應用于民用汽車的歷史,可追溯至20世紀50年代,福特汽車將類似裝置應用于自家車型上,可是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并沒有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后來,瑞典沃爾沃汽車公司工程師尼爾斯·博林(Nils Bohlin)于1959年發明了汽車三點式安全帶,沃爾沃公司在1963年也在旗下全系車型上標配安全帶,這標志著汽車安全帶作為一種標準配置大規模應用于汽車之上。
之后,美國于1968年正式規定轎車前排座椅必須安裝有安全帶,其他國家也相繼出臺安裝使用安全帶的規定,至此,安全帶成為了汽車的標準化配置,其正確佩戴也正式納入各國的交通法規。后來,尼爾斯·博林設計的3點式安全帶在1985年被德國專利發明注冊處評選為跨世紀8大發明之一。
這就是安全帶的發跡史,現在隨著科技技術的提高,現在的安全帶已經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人性化了,進一步增強了安全帶對人的保護。
安全帶的結構及工作原理
現代轎車上使用的安全帶普遍都是三點式安全帶,包含安全帶織帶、卷收器、鎖止器、帶扣及鎖舌等主要部件。
安全帶織帶是用于固定身體的部分編織帶,主要由滌綸,丙綸和尼龍三種材質構成。這三種材質混紡而成的安全帶織帶可以保證強度,又耐磨。
卷收器內部的卷軸與安全帶一端相連,并且依靠其內部的彈簧為卷軸提供自主旋轉的扭矩,此時螺旋彈簧會帶動卷軸旋轉,收起松弛的安全帶。
鎖止器的工作原理類似于離合器,通過卷軸高速轉動的離心力來激活棘爪,最終與卷軸棘輪咬合。
預緊式安全帶
預緊式安全帶也叫預縮式安全帶。這種安全帶的特點是當汽車發生碰撞事故的一瞬間,乘員尚未向前移動時它會首先拉緊織帶,立即將乘員緊緊地綁在座椅上,然后鎖止織帶可以防止乘員身體前傾,有效保護乘員的安全。預緊式安全帶起主要作用的卷收器與普通安全帶不同,除了普通卷收器的收放織帶功能外,還具有當車速發生急劇變化時,能夠在0.1秒左右加強對乘員的約束力,因此它還有控制裝置和預拉緊裝置。
氣囊安全帶
氣囊安全帶最先是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開發的一種帶氣囊的汽車后座安全帶,可更好地保護乘客安全。這種新式安全帶的獨特之處在于,氣囊內置于安全帶從帶扣到乘客肩膀的位置,一旦發生碰撞,汽車就會發出信號釋放氣囊,此時此刻安全帶氣囊與人體軀干的接觸面積較未展開氣囊時提升五倍,大大增加了受力面積,使得安全帶在束縛軀干慣性前沖時身體所受的壓強大大降低,防止安全帶在束縛中對人引起二次傷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