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蓄電池常見故障及其原因
電池外部故障,如外殼或蓋子開裂、密封膠開裂、電極松動或腐蝕等。內部故障包括極板硫化、活性物質脫落、極板短路、自放電、極板起拱等。下面簡要分析幾種常見故障現象、原因及排除方法。1.電池板的硫化
電池長期放電或充電不足,會在極板上逐漸生成一層白色的粗粒硫酸鉛,正常充電時不能轉化為PbO2和Pb,簡稱硫酸鉛硬化,或硫化。這種粗粒硫酸鉛堵塞了極板的孔隙,使電解液難以滲透,降低了容量,導致硫化層導電性差。
電阻顯著增加,啟動性能和充電性能下降。
蓄電池的硫化主要表現為:極板上有白霜;電池的存儲容量明顯下降;經高速放電叉檢查,單體電池電壓明顯降低;充電時,電池電壓迅速上升至2.8 V左右,但電解液密度增加不明顯,過高
早期沸騰現象。
硫化原因
主要是:① 充電不足的蓄電池長期放置時,當溫度升高時,極板上一部分硫酸鉛溶于 電解液中;在 溫度下降時,溶解度隨之減小,部分硫酸鉛再結晶成粗大顆粒的硫酸鉛附在極板上,使之硫化。② 電池內液面過低,極板上部與空氣接觸而氧 化。 在汽 車行駛過程 中,由于電解液上下波動與極板氧化部分接觸,也會生成粗晶粒的硫酸鉛,使極板上部硫化。③如果電解液密度過高或不純,溫度變化較大,極板可以硫化。補救措施:硫化不嚴重時,可采用脫硫加料方式加料。硫化嚴重時應報廢。實踐表明,快速充電器充電對消除硫化有顯著效果。當電池不可逆地硫酸化時,應根據其程度進行修復。
2.自放電
充滿電的電池在閑置時,會逐漸失去電力。這種現象叫做自放電。對于充滿電的電池,如果容量每天晝夜下降不超過2%,則屬于正常自放電,如果超過2%,則屬于故障。
自放電的主要原因是:
(1)電解液不純,雜質與極板之間以及沉積在極板上的不同雜質之間形成電位差,通過電解液產生局部放電。
(2)電池溢出的電解液堆積在蓋板上,使正負極堆形成通道。
③極板活性物質脫落,下部沉積物過多使極板短路。
④電池長期不用時,硫酸下沉,下部密度高于上部,極板上下電位差導致自放電等。自放電故障發生后,應倒出電解液,取出極板組,取出隔板,然后用蒸餾水清洗極板和隔板,然后重新組裝,再充入新的電解液。
3.極板短路
隔板的損壞、極板的拱起變形或大量活性物質脫落都會造成極板短路。極板短路的外部特征是充電電壓低、密度增加慢、充電時氣泡少,用高速放電叉測試時,單體電池電壓很低或為零。對于短路的電池,需要拆解,找出原因,排除故障。故障檢查及處理使用萬用表檢測電池單體電壓,報廢短路電池。
4.活性物質脫落
活性物質脫落主要是指極板上的PbO2脫落,是電池早期損壞的主要原因之一。
充電時,如果正極板形成致密的PbO2層,就不容易脫落。二氧化鉛層形成在硫酸鉛表面。實驗表明,在硫酸鉛的疏松表面形成了致密的二氧化鉛層。所以PbO2脫落的主要原因是放電而不是充電。實驗表明,降低電解液密度、降低放電電流、提高電解液溫度有利于形成疏松的PbSO 4層,從而防止活性物質脫落。相反,如果使用高密度電解液,或者在低溫大電流下放電,容易形成致密的PbSO4層,會加速活性物質的脫落。
負極板上活性物質脫落的主要原因是大電流過充產生大量氫氣和氧氣。當氫氣從負極板的孔隙中沖出時,活性物質就會脫落。
檢查并處理故障,檢查電池容量是否正常,容量不足則報廢。
汽車的顛簸振動也會加速活性物質的脫落。當沉淀物很少時,可以將其消除,然后再次使用;當有很多沉積物時,應該更換一個新的極板。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預售11.98萬起 埃安AION RT開啟預售 配高階智駕/續航650km
- 2新增1.5T混動舒雅型 2025款蒙迪歐上市 售14.98萬起
- 3前后硬橋+硬核三把鎖 售80.80萬元起 英力士擲彈兵國內上市
- 4搭載Honda SENSING 360+ 25款雅閣新增銳·T動旗艦版 售23.88萬元
- 5純電續航520km 東風本田靈悉L上市 售12.98萬元
- 6百公里加速4.26秒 星途瑤光C-DM電四驅上市 售19.99萬元起
特级国产午夜理论不卡 | 欧美一级成在线人 | 日韩在线视频黄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第一区 | 这里有亚洲精品在线 | 视频激情欧美第一区 | - 2新增1.5T混動舒雅型 2025款蒙迪歐上市 售14.98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