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能適用緩刑嗎 交通肇事罪如何適用緩刑
1.交通肇事后逃逸可以適用緩刑嗎?
肇事逃逸是指發生交通事故后逃避法律追究。主觀上具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態,所以不具有“后悔”的心態。客觀上逃逸,即使該人不受事故處理機關控制,處于失控狀態,不愿意承擔刑事責任或不愿意賠償受害方,客觀上也不具有悔改表現。
所以,他們被捕后,即使有悔罪的心態,犯了悔罪的行為,他們的“罪”也比肇事后沒有逃跑的人大得多。它們只應被視為較輕的處罰,不應適用緩刑。
所以緩刑不適合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交通肇事罪如何適用緩刑?
緩刑是對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被拘留的犯罪分子,犯罪后有悔改表現,適用緩刑不會危害社會,但不會被拘留的刑罰適用方法。交通肇事案件被告人主觀上犯有過失犯罪,一般罪過較小,可以盡量適用緩刑。
根據交通肇事案件的特點,有悔改表現的,應當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事故發生后是否主動報警,積極搶救,保護現場,將損失限制在最低限度。根據相關交通法規,事故發生后,駕駛員有義務搶救受傷人員,主動報警,保護現場,配合有關機關處理事故。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這個義務是由駕駛員的第一行為,也就是事故行為引起的。如果違反了這些義務,就要加重責任。履行上述義務是“悔悟”的體現;
2.造成事故的駕駛人應當能夠向事故處理部門實事求是地陳述事故發生的具體情況和原因,不得違背自己的意愿推卸責任或逃避法律。這樣做是被告人認罪悔罪的表現,否則不能認定為悔罪;
3.在事故處理中,駕駛員及其家屬應積極賠償受害人及其家屬的損失。
鑒于交通肇事案件的特殊情況,擬判處緩刑的,在被害人未得到充分賠償,僅達成賠償協議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增加緩刑的緩刑期限,使其在緩刑期間對被害人進行賠償有所克制。在緩刑考驗期限內,未按照約定對被害人進行補償,又未與被害人達成延期補償協議的,可以撤銷緩刑。
以上是對“交通肇事后逃逸能否適用緩刑”、“交通肇事罪如何適用緩刑”等問題的回答。如果還不清楚,不妨找專業的律師事務所,或者請律師代理。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