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者需負全責的情況有哪些 什么情形肇事者要負全責
在什么情況下,肇事者應該負全責?發生交通事故,什么情況下肇事者要負全責?
肇事者應負全部責任的情況。日前出臺的《事故現場快速處置若干規定》進一步細化了當事人撤離事故現場的操作程序,同時也明確了肇事者應負事故全責的20種情形,為雙方盡快明確責任清除現場提供了有力依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應當標記固定車輛位置并撤離現場報警處理。
(a)該意外的事實有爭議;
(二)一方駕駛人醉酒、無證駕駛、駕駛無牌機動車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人一般應當承擔事故的全部責任。
(a)追尾前面的汽車;
(2)倒車追尾,撞后車;
(三)汽車;
(四)未按規定開關車門的;
(五)逆向行駛的;
(六)在單行道或者禁行道路上行駛的;
(七)變更車道不準本車道內的汽車行駛;
(八)支線車未給干線車讓路的;
(九)轉彎車未讓直行車輛通過的;
(十)不按規定超車的;
(十一)不按規定掉頭的;
(十二)不按規定乘車的;
(十三)違反交通信號的;
(十四)遇有放行信號,駕駛員不準先行放行;
(十五)遇有停車信號,右轉彎的車不準放行;
(16)遇有停車信號時,丁字路口的直行車輛不允許放行;
(十七)支路交叉路口,非公共汽車和電車未讓公共汽車和電車通過的;
(十八)分支道路未分車道的,同類車未讓右側車通過的;
(十九)對面方向同類車相遇,左轉彎車不讓右轉彎車;
(二十)進入環島的汽車不讓環島內的汽車通行。
根據實際情況,新規定在一些環節進行了調整,從而使駕駛員撤離事故現場更具可操作性。
自行車事故:不需要出具證明,可以自行離開;如果需要開具證明,報警,等待處理。
兩車事故:損失金額在1000元以內,當場協商解決費用的,可以自行離開;需要開具證明的,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報告,等待警察到場辦理封閉手續;損失金額在1000元以上或協商不能達成一致,或僅確定賠償比例的,填寫《確認函》,到事發地交通事故處理部門辦理結案手續。
建議:交通事故責任如何劃分,交通事故人身傷亡如何賠償。
一、交通事故責任的劃分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在道路交通事故發生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一)因一方過錯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負全部責任;(二)因兩個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的影響和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3)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各方均無過錯。如果是交通事故,各方都不負責。一方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另一方無責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