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通法事故賠償變動在哪 交通事故賠償遵循什么原則
1.新交通法的事故賠償變化在哪里?
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交通事故賠償制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些方面甚至發生了與原規定相悖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主要方面:
(1)賠償標準以1人死亡為例,國務院原辦法規定的死亡賠償金大致在5萬元以上;新的死亡賠償金標準分為城鎮居民和農民。其他項目的補償標準也分別有所提高。
(2)賠償范圍:新標準規定有精神損害,獨立于死亡賠償金和傷殘賠償金;傷殘后護理費:原《辦法》未規定對傷殘評定后完全不能自理的傷者給予護理費補償;新標準規定,根據傷殘等級和護理依賴程度,可一次性補償20年護理費。
(3)賠償程序原《辦法》規定,交警調解是必經程序: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必須經過兩次交警調解;調解不成,必須有交警出具的調解終止書,才能去法院起訴;
新《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規定,當事人既可以請求交警調解,也可以不經調解直接向法院起訴。一方請求交警調解的,必須是各方一致的書面請求。調解期間,當事人起訴的,調解終止。
2.交通事故賠償遵循哪些原則?
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
只賠償直接經濟損失
交通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從民法上講,被害人的財產損失應當全額賠償。這種損失是指受害人遭受的實際損失,包括財產的直接減少和“可得利益”的損失,即間接損失。所謂“可得利益”,是指當事人根據“合理預見”規則已經或應當預見到的“預期利益”。但是,也可以通過立法和采用“合理限制規則”來限制賠償。在我國,目前只賠償財產的直接損失。直接財產損失是指因交通事故受損的財產的實際價值,包括受損的車輛、物品、道路、設施、建筑物和牲畜。至于由直接損失引起或聯系的其他可得利益損失,則屬于間接損失,不包括在交通事故損害賠償之內。
(二)按照交通事故賠償責任賠償。
這是交通事故賠償的一個重要原則。交通事故責任越大,損害賠償比例越高。非交通事故責任方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一般賠償比例:總負債的100%,主要負債的60-90%,同等負債的50%,次要負債的10-40%。
(3)機動車一方承擔無過錯賠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