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索賠有哪些誤區 交通事故索賠有哪些技巧
1.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誤區?
對交通事故當事人索賠的誤解如下:
1.機動車方注定是個冤大頭。
新交通法第七十六條規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10%的賠償責任。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根據上述規定可以看出,非機動車一方有過錯或者故意造成交通事故的,應當在責任范圍內承擔責任。
2、交通事故認定書輸贏。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認定交通事故的法定機關,其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當經過當事人質證,否則當然不能作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而且如果當事人有確鑿的證據,可以推翻責任認定,法院會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重新劃分責任。
3.交通事故和工傷待遇不能同時申領。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關系,一種是生命健康權的侵權糾紛,一種是勞動合同糾紛。所以當事人可以分別主張,互不沖突。但用人單位可以基于各種考慮提出這一理由,以達到免除單位賠償責任的目的。
二、交通事故理賠有哪些技巧?
1、交通事故案件的管轄法院
交通事故案件是典型的侵權案件。《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因侵權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發生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因此,交通事故案件不僅由交通事故發生地法院管轄,也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2、計算賠償項目,不要有任何遺漏。
參考具體的補償項目:
道路范圍標準及交通事故賠償計算公式
(1)傷殘賠償金=被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傷殘系數×賠償期限。
(2)殘疾輔助器具費=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
(3)喪葬費=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4)維修費=事故責任人所在地年人均消費支出×維修年限。
(5)住院伙食補助費=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因公出差伙食補助費標準(元,天)×住院天數。
(6)醫藥費補償=醫藥費+醫藥費+住院費+其他。
(7)損失時間=損失時間收入(日、月、年)×損失時間。
(8)護理費=交通事故發生地同級護工護理服務報酬標準×護理天數。
(9)死亡賠償金=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10)運輸費用=實際發生的費用。
(11)住宿費=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出差住宿標準×住宿時間。
(12)直接財產損失=受損財產的直接損失。
(13)車輛停車損失=車輛停車期間的實際損失。
(14)精神損失費=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的判決。
3.不要被交警的責任認定書迷惑了。
新法移交后,交警的責任認定書只是交通事故賠償的一個證據,并不是法院判決民事賠償的依據。在非機動車交通事故賠償中,即使非機動車一方負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機動車一方仍需承擔全部民事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方有過錯的,只能減輕機動車方的賠償責任。
所以,在非機動車一方被認定為主要責任或全部責任的情況下,不要輕易調解,放棄索賠權,因為在民事賠償中,機動車一方要承擔全部或大部分民事責任。當然,如果有保險的話,會在第三者責任險的保險限額內由保險公司賠償。
4、責任無法認定。
自己或者從交警那里收集交通事故現場的證人,需要所有對你有利的證人。在法庭上可以主張機動車一方承擔全部責任。爭取自己的最大利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