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哈雷200摩托車怎么樣
我是驃騎,歡迎!
收到一位在啟蒙空問答的讀者的提問邀請,如下圖。
的確,哈雷的車型比同排量的日系品牌貴,而且排量越大,哈雷的車型溢價能力越強。我們舉幾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
比如川崎火神1700國內(nèi)售價24.98萬元。與其排量定位在同一級別的哈雷大道滑翔定制版價格為36.88萬。
這就是國內(nèi)的價格差距。即使在國外,哈雷的同級別車型價格也遠高于日系品牌。例如,雅馬哈的Star Venture在美國市場的售價為26990美元,而哈雷的CVO LIMITED售價為50340美元。
那么哈雷在技術上領先日系車型嗎?
不盡然!相比于集摩托車R&D、設計、制造等頂級技術于一體的仿賽車級和NK性能街車,美式巡航車對車廠的技術要求沒那么苛刻,因為前者對性能和操控性的要求更高,所以空是寸土寸金。安裝的零部件和附件既要求輕便,又要求強度,重量分布的合理性也能兼顧,所以很考驗車廠的R&D能力,而后者車身龐大,操控困難。
那么哈雷有什么日本品牌沒有的獨門絕技嗎?
不,哈雷能做到的,幾個日本品牌都能做到,甚至更好。哈雷品牌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偏執(zhí)于做一件事——V缸風冷發(fā)動機。從最早的F頭、盤頭、鏟頭等發(fā)動機開始,哈雷就沉迷于風冷V2發(fā)動機和三拍馬蹄聲,以至于在2002年哈雷開發(fā)性能車威拉德時,不得不使用水冷發(fā)動機技術。然而可笑的是,哈雷沒有這項技術,不得不委托保時捷設計發(fā)動機。你要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別人不會給,而且保時捷是汽車行業(yè)的品牌,不存在競爭關系。
直到近幾年的STREET750水冷發(fā)動機和密爾沃基系列四氣門缸蓋水冷發(fā)動機,哈雷迷失了方向,向多氣門和水冷技術靠攏,而日本品牌已經(jīng)用了幾十年的水冷和多氣門發(fā)動機技術。七八十年代,日系巡航車以更低的價格,更好的駕駛體驗,更穩(wěn)定的品質,幾乎把哈雷逼上了絕路。哈雷甚至要求時任美國總統(tǒng)羅納德·里根出臺貿(mào)易保護法案,大幅提高日本進口摩托車關稅,從4.4%提高到49.4%,才得以逃脫。
即使在今天,哈雷也無法在摩托車技術上與日本品牌抗衡。無論是發(fā)動機還是車輛設計,哈雷都遠不是日系品牌的對手。
那么問題來了,既然哈雷在技術上不占優(yōu)勢,為什么要比日系車貴呢?
在這里,驃騎大宅還得扯點別的。不習慣《上古大宅》驃騎敘事方式的朋友可以直接跳過最后兩段,不要說我跑題了。
價格和價值的關系要抹平,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價值。價格是量化的價值,價值是價格的基礎,但它不是一成不變的,也不是唯一的標準。比如二十多年前,當時的一張VCD可以賣到幾千塊錢。二十多年過去了,VCD只要一兩百塊錢,還是那個東西。為什么價格差距這么大?因為價值變了,價格不再堅挺。
再比如石英表和機械表之爭。1967年,瑞士人發(fā)明了第一塊石英表,但僅僅兩年后,日本精工生產(chǎn)的石英表就席卷了全球市場。它不僅便宜,而且時間更準確,體積更小更輕。它不需要每天上發(fā)條,也不需要維護。這直接導致了瑞士很多傳統(tǒng)鐘表廠的生存問題。如何解決困難?瑞士人決定將傳統(tǒng)機械表包裝起來,走高文化路線,與奢侈品掛鉤,脫離實用性。這樣他們就有效地把自己和日本石英表的目標用戶區(qū)分開了。百達翡麗的宣傳口號是“沒有人能真正擁有百達翡麗,只是留給下一代”,克服了日系石英表壽命短的弱點。這是一個絕妙的營銷計劃——手表不僅
哈雷當然知道這一點,那么如何賦予其產(chǎn)品更高的價值呢?包裝!
不得不承認哈雷文化很好。哈雷刻意將自己的產(chǎn)品與自由、公平、博愛、進取等所謂的西部牛仔(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精神捆綁在一起。騎哈雷就等于認同了他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所以哈雷賦予了產(chǎn)品更高層次的文化和情感屬性,而這些東西的價值是無形的,這也是日系巡航車難以效仿和借鑒的——要不要騎摩托車?騎哈雷!它能給你一種獨特的尊嚴感!
久而久之,騎哈雷在中國演變成了Z13,從而與日系品牌劃清界限,成功洗白上岸。高富帥的富二代想玩摩托車,想操日本人,但你能不考慮哈雷嗎?
味道很重的最后一段,被《古代將帥》認為是歷史上關于諷刺Z13最惡毒的一段。如有不適,請見諒。
如上圖,正文在此。
聲明:本人無意貶低諷刺哈雷,也無意借機抬高日系車款。純屬實用。
我是驃騎,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