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自主汽車怎么樣
文/dxmzhk
2月26日,華為在巴塞羅那MWC2017召開新品發布會。華為P10系列一經亮相,就引起了巨大的沖擊。從P6開始,華為的P系列逐漸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聲名鵲起,成為華為的明星系列之一。
雖然就社交程度而言,華為在本次展會上最引人注目的產品是這款手機,但事實上,華為最重要的產品是面向5G的前沿解決方案,以及華為與領先運營商和垂直行業合作伙伴的聯合展示,以及各種現場網絡演示。
最近,華為和德國電信(Deutsche Zentrum für Luft-und Raum fa HRT,簡稱DLR)在德國慕尼黑進行了基于5G網絡的自動駕駛測試,這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為什么自動駕駛要和手機網絡掛鉤。
事實上,無人駕駛技術的普及最終將徹底改變城市交通的管理方式。當所有車輛都由計算機而不是人類控制時,城市將需要一個統一的智能交通管理中心來實現最高效的交通流調度。現在司機需要自己選擇最佳路線,避開擁堵路段。未來,智能交通控制網絡將根據所有車輛的目的地和優先級,自動安排每輛車的路線,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高速公路的容量。
這樣的智能管理網絡要求所有的汽車時刻保持與中心的高速網絡連接。現在基本普及的4G網絡已經可以提供很高的帶寬,足以滿足這類應用的需求。但是,高速車不僅需要高帶寬,還需要足夠低的延遲。用4G手機的朋友可能都有這種經歷。一旦它們處于一個流量密度極高的區域,網絡延遲就會明顯增加。也許這個問題平時并不嚴重,但是對于無人駕駛汽車來說卻是非常危險的。如果剎車信號晚發出半秒,很可能造成事故。
5G網絡有望解決這一問題。首先,5G網絡的負載能力將遠遠強于4G,網絡擁塞將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對于自動擋汽車等高優先級用戶,會特別考慮5G技術,以保證汽車控制信號始終能夠以足夠快的響應速度傳輸。現有的4G技術很難按照數據的優先級來分配網絡處理能力,有望成為5G網絡的重要改進之一。
另一方面,自動駕駛汽車需要靈活的車間數據交換能力。在很多情況下,短距離的兩車直接數據連接的效率會遠遠高于通過旁路基站進行通信的效率。在現有的通信網絡中,即使兩個設備近在咫尺,也無法直接相互連接,效率低下,浪費有限的基站資源。5G技術將考慮到這一點,允許近距離設備的直接通信。比如高速公路上前方行駛的車輛轉彎時,轉彎信號會立即直接發送給后車,后車的控制系統會立即采取相應的響應。這種近距離的數據交換在無人駕駛時代會非常普遍,允許設備之間自主通信可以大大降低整體網絡壓力和平均延遲。這種能力也將是5G的法寶。
通信行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1G實現了移動通話,2G實現了短消息、數字語音和移動上網,3G帶來了基于圖片的移動互聯網,4G推動了移動視頻的發展。5G網絡被視為未來物聯網、車聯網等事物的基礎。”如此重要的未來標準,自然是一塊非常受歡迎的蛋糕。
LTE-V和DSRC是當前車聯網的兩大技術陣營。前者主要由國內企業(大唐、華為等)帶動。),而后者則以美、日、歐等國為主。
LTE-V是智能交通和車聯網應用的協議,專門用于車間通信。由于通信技術的限制,目前的LTE-V版本屬于4.5G技術,未來5G技術的實現將使LTE-V向5G演進。
DSRC(專用短程通信技術)是一種高效的無線通信技術,可以提供高速數據傳輸,保證通信鏈路的低延遲和低干擾。
LTE-V包括集中式LTE-V-Cell和分布式LTE-V-Direct。其中,LTE-V-Direct模式可以將車輛的探測范圍擴展到數百米,與目前雷達、光學相機等車輛探測系統的探測范圍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
DSRC是一種基于IEEE802.11p標準的高效無線通信技術,可以在小范圍內實現圖像、語音和數據的實時、準確、可靠的雙向傳輸。
目前DSRC比LTE-V更成熟,是歐美車聯網的主流技術。由于標準未定,LTE-V尚未在市場上得到驗證。但與DSRC相比,LTE-V傳輸距離更遠,信道更寬,同步性更好。隨著5G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未來LTE-V將平滑演進到5G。
綜上所述,5G技術推動了車聯網的發展。5G技術的成熟將有助于LTE-V在競爭中贏得制高點。德國提出2020年普及新能源汽車后,也提出率先將德國建設成為5G服務全覆蓋的國家。
另據報道,中國已啟動LTE-V無線技術和頻分的研究和實驗,并將于2017年啟動5G網絡第二階段測試。這也表明中國已經開始全面部署基于5G的自主車際通信技術。
因此,華為參加MWC2017是其核心重點不言而喻。
千言萬語不如東家,金杯銀杯不如東家的名聲。
更多汽車口碑信息,請:汽車口碑網。
中國最專業的汽車口碑媒體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