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系列:當雙離合走下神壇,各品牌何去何從?
【與圖文無關,僅供圖解】
前幾年媒體對雙離合的態度是仰視如神,甚至一度預言雙離合是自動擋的終極解決方案。但雙離合的可靠性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一向硬氣的人在2013年被迫召回雙離合。傳統雙離合的效率確實比傳統at高,但存在耐用性、低速換擋不平順等問題。時隔兩年的今天,面對逐漸走下神壇的雙離合,各家廠商的反應完全不同。大眾選擇了堅守,福特選擇了沖鋒陷陣,豐田選擇了敬而遠之...今天,我們不妨以“觀世音菩薩”的姿態來看看各廠商的眾生相。
大眾處于漩渦的中心,但雙離合是大眾的基礎技術之一。問題一天不解決,那里就永遠有一顆定時炸彈。作為雙離合的始作俑者,雙離合覆蓋率最高的品牌,說到進退,大眾是最后一個選擇,只能走華山一條路。
大眾的解決方案是生產改進版,最具代表性的是凌渡(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的DQ380,并使用濕式離合器來降低過熱的風險。大眾之前直到2.0T車型才啟動濕式雙離合。現在“門檻”降低到了1.8T,大眾逐步用濕式取代干式應該是未來的大趨勢。早在2013年,大眾就表示將停止在中國市場供應干式雙離合,這意味著大眾1.4T車型未來也有可能轉用濕式結構。雖然理論上濕效率不如干效率,但可靠性是目前廠家和消費者比較緊張的問題。
雖然不像大眾那么激進,但福特其實是最早開始使用雙離合的品牌之一。停產前,沃爾沃S4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當時沃爾沃仍歸福特集團所有)和老一代蒙迪歐(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都配備了雙離合。至于現在的福特雙離合車,在駕駛流暢性方面,雖然福特在眾多的雙離合中沒有獲得大眾的“完美”感,但已經拉開了與多家對手的差距。比如福克斯(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除了有時候會聽到“咔嚓”的換擋聲,其他方面不需要人去適應。其背后,福特領先其他品牌幾步,自然在雙離合調校上比別人有更深的積累。
面對輿論危機,相比大眾始終不渝的態度,福特選擇了急退。首先,新蒙迪歐拋棄了雙離合,請回了6AT。另外,福克斯,改款的1.5T車型沒有選擇雙離合,而是像蒙迪歐一樣“退步”回了6AT。當時福特在推廣雙離合的時候,反復強調用的是電機控制而不是大眾用的液壓控制,可靠性不會有問題,但是后來出現了漏油。雖然福特雙離合的失敗次數沒有那么多,但是福特沒有大眾那樣的忠實追隨者也就不足為奇了。
除了大眾和福特,其他外資品牌對雙離合的態度如何?保守的日系廠商一直對雙離合態度敬而遠之。豐田和日產至今沒有使用雙離合。雖然本田開始在思鉑睿(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使用雙離合,但它創造了一種非常不同的結構,并增加了液壓變矩器。原則上,本田已經從根本上解決了多片離合器的過熱問題。這也符合日系品牌一直給人的感覺,就是寧可錯過也不要做錯,因為做錯了很可能會犯錯。
看看韓國的現代起亞,美國的通用集團。他們已經開始逐漸使用雙離合器。兩者在雙離合的使用上都比較激進,都是直接把雙離合放在與自己生活相關的車型上。九代索納塔(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主銷車型無疑是1.6T,與之匹配的是雙離合變速箱。只是九代的索納塔由于定價等原因,滿足不了八代的檔次。極低的知名度讓大家對韓系雙離合沒什么印象。
再看通用,昂科威(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賣的1.5T車型上已經用上了雙離合。原來通用的6AT口碑只是一般,通用改用雙離合不會帶來太多的依戀。但是通用的變速箱標定不精細的問題又出現了,通用的雙離合在平順性上還是有缺陷的。不過還是能看到通用雙離合的進步,比如同一對“1.4T+DCT”。我們先后實測了新科魯茲(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新英朗(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可以感覺到新英朗的低速乘坐舒適性比新科魯茲好。
再來看看豪華品牌,即使是大眾集團,在雙離合的使用上也是非常謹慎的。奧迪A6L(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只在部分冷門車型上使用雙離合,A4L也是類似情況。只有在2.0T高功率版開始使用雙離合的時候。上面的A8L和Q7沒有看到雙離合的(除了R8這樣的超跑),下面的A3因為和高爾夫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已經完全使用了雙離合。市場上有一種質疑的聲音。即使是我們自己的豪華品牌也不用雙離合。人們怎么能相信大眾DSG是可靠的?然而,奧迪將準備命名雙離合。據說下一代A4會拋棄CVT,開始大規模使用雙離合。
至于奔馳和寶馬,就比較另類了。奔馳只在入門級的A級和b級車中使用雙離合。從駕駛品質方面,我一直持有的觀點是,有必要去C級感受一下奔馳的質感。換句話說,A和B對于奔馳來說有點可有可無,所以敢于做一些試探性的嘗試。除了M車型,寶馬還沒有采用雙離合。原因很簡單。寶馬的8AT做得很完美,換擋快如閃電,乘坐舒適性也挑不出毛病。自然也就沒必要冒雙離合的風險了。
最后,我們來看看自主品牌。很多品牌已經在盡力推廣自己的雙離合了。還沒推出的品牌其實都有相關計劃。有人會說自主品牌急功近利,但我覺得這是自主品牌的無奈。雙離合真是太棒了。回到機械本身,雙離合結構其實比傳統AT要簡單很多。到目前為止,品牌還無法獨立攻克AT技術,押寶雙離合無疑可以救近火。
實際上,雙離合器的真正困難不是制造,而是控制程序。目前就算是國外品牌,也只有大眾和本田能真正做到雙離合快速平順的調校。在雙離合領域,自主品牌和外資品牌基本是在同一條線上起步。我們看到名爵等品牌的雙離合,雖然性能上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但也不一定比洋品牌差得遠。其實無論是自主品牌還是外資品牌,在雙離合方案的設定上都處于摸索期,都有我上面說的,就是過幾個月再開自己新推出的雙離合車型,會是另一番模樣。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