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迪s3怎么樣
相信你身邊就有這樣一群奧迪車主。在他們買了S3和RS3等四驅車型后,他們總是會向周圍的人吹噓他們的quattro有多強大。過彎時穩如泰山,加速如箭!但是很多奧迪車主并不知道,有點尷尬的是“quattro”只是奧迪的一個商標。“quattro”并不是特指某種四驅,“quattro”的標志只能代表:這是一輛四驅奧迪!
至于那些誕生于MQB平臺的奧迪四驅車型,不管是S3、RS3還是Q3,其實他們的四驅系統都不是奧迪引以為豪的Towson四驅,而是和大眾途觀、高爾夫(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R、途安一樣的4Motion!所以,為了避免被廠家不分青紅皂白的宣傳所蒙蔽,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看看奧迪Quattro(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對于絕大多數車迷,或者說一般人來說,quattro四驅的效果應該是上圖這樣的!不僅有出色的車輛操控性,還能爬山!其實這套夏普quattro系統奧迪從1987年就開始用了,它是基于美國杰泰克公司制造的陶森差速器。由于托森差速器的出色表現,奧迪Quattro在20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80年代橫掃了B組拉力賽。
然而,2001年,豐田收購了生產Toson差速器的杰泰克特。為了避免受到競爭對手豐田的限制,并長期向豐田集團支付專利費和零部件采購費,奧迪迅速開始研發自己的專利新quattro四驅系統。歷經9年,奧迪終于在2010年向市場推出了整體效果類似于托森差速器的“冠齒輪四驅系統”,這也是中國消費者認知中傳統意義上的quattro四驅系統。
奧迪自己研發的冠齒輪quattro與基于陶森差速器的quattro系統相比,整體四驅效果差別不大。它仍然通過純機械的方式維持默認的前40:后60的動力分配,通過冠齒輪和電控的方式分配前后軸的動力。
比如當系統檢測到前輪打滑時(上圖右側黃色齒輪),前端的冠齒輪會加速轉動(紅框位置),從而帶動中間的行星齒輪(白框位置)。此時電子離合器會結合,車輛的動力會從前軸轉移到已經打滑的車輛的后輪軸上,前軸與后輪軸的動力比最多可以達到15:85。當后輪軸打滑時,也能給前輪更多的動力,但前輪的最大功率比只能是輸出端的70%,也就是前后70:30。
根據上述冠齒輪quattro系統的特點分析可以發現,中國消費者認可的quattro實際上是一種更傾向于后輪驅動的四驅系統,能夠在車輛打滑時自動分配前輪和后輪軸動力。此外,使用冠齒輪的quattro四驅系統還可以在后輪軸上配備運動差速器套件,以便分配左右后輪的動力,創造更好的操控性。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傳統意義上的quattro是什么樣子,那么我們今天要“揭示”的這些quattro(或4Motion)的性能和工作原理呢?它們誕生于MQB平臺車型中。
大眾和奧迪都沒有在水平四驅選項上投入太多的“技能點”。正因如此,相比自主研發的冠齒輪四驅結構,大眾和奧迪在水平平臺上都直接采用了“氪”的方式,從Haldex購買了水平四驅系統。
既然買了現成的橫置四驅系統,大眾和奧迪自然不能過多介入開發設計。另外,水平四驅原本是應用在廉價的四驅平臺上,所以Haldex在設計這套四驅系統的時候就控制了整套設備的成本。換句話說,相比奧迪自己研發的冠齒輪結構,Haldex的水平四驅系統要簡單很多。
比如動力分配方面,為了換取更好的燃油經濟性,采用了Haldex第五代quattro四驅系統,大部分情況下采用前100后0的動力分配。而且極限的力量分配只能是前后50:50。所以S3、RS3、TTS、TTRS、Q3上基于Haldex的quattro相比于冠齒輪四驅系統,在日常駕駛中會更偏向于前輪驅動的駕駛體驗。換句話說,橫版奧迪四驅車型不能算是真正的全時四驅。
除了動力分配的不同,Haldex和冠齒輪負責動力分配的介質也不同。其中,使用冠齒輪的四驅系統在更昂貴的電控機械的幫助下,通過多片離合器改變動力分配。在奧迪的水平四驅車上,Haldex的第五代產品通過電動油泵建立油壓,推動多片離合器改變動力分配。相比機械,用油壓來控制離合器顯然要慢一些。
不過基于第五代Haldex打造的quattro也并非一無是處。相比一般水平四驅后輪打滑后才介入的滯后邏輯,第五代Haldex可以通過ESP、ABS、輪速傳感器、油門踏板行程預鎖,使車輛擁有更好的牽引性能。
目前廣大車迷認可的quattro有兩種,一種是上面介紹的冠齒輪quattro,一種是電機控制多片離合器的quattro ultra。雖然quattro ultra在很多奧迪車迷看來并不丟人,但與使用第五代Haldex的橫版“quattro”相比,quattro ultra顯然是更強大的那一款。
由于quattro ultra可以直接切斷中央傳動軸與后輪差速器的關系,所以這套四驅系統只適用于縱置發動機車型。實際上,在前輪驅動模式下,完全不需要驅動任何四驅部件,可以達到與一般前輪驅動幾乎相同的傳動效率,從而降低油耗。
然而,基于第五代Haldex的橫向quattro卻并非如此。由于第五代Haldex在前驅模式下無法與傳動軸和中央差速器前端的離合器片斷開,傳動阻力會更大,最終導致傳動效率降低。也就是說,在燃油經濟性方面,橫置的quattro比豎置的quattro ultra還要差。
動力分配方面,橫版quattro和quattro ultra沒有太大區別,因為兩者都是多片離合器驅動,毫秒級響應。但由于兩者都是采用多片離合器驅動,在長時間高強度的工況下離合器片會過熱,導致車輛后輪的功率越來越小,從而失去了四驅的意義。
了解了奧迪橫置quattro的真相后,我們不妨了解一下目前最強的quattro是什么。如果只論賽道性能,quattro和奧迪S5(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一樣,采用冠齒輪運動差速器(左右后輪扭矩矢量分配),顯然是quattro家族中最強的。但如果場景換成越野就不一樣了。
對于以四驅系統著稱的奧迪來說,在打造新能源汽車時,電動四驅系統的研發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e-tron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款車的前后軸都裝有電機,同時前后電機都可以在30ms內完成前后軸的動力分配,避免車輪打滑。再加上基于ESP的電子限滑差速器,不得不承認,在實際越野場景下,e-tron的理論越野性能應該是目前奧迪車中最強的。
雖然這篇文章揭露了奧迪橫置quattro的秘密,但其實所有的汽車廠商都在做同樣的事情,比如奔馳的4MATIC,寶馬的xDrive,大眾的4Motion。這些四驅名稱只是商標,并不是具體的產品。甚至大眾途銳(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的4Motion其實也是皇冠(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齒輪的quattro。所以遇到在S3和RS3上吹噓quattro有多無敵的人,就給它來個“大眾4Motion”吧~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