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液能用水代替嗎?
非要用的話當然可以用水代替冷卻液,畢竟最初汽車的冷卻液就是水。小時候坐長途大客車,副駕駛位置上永遠有一個長嘴的鐵皮桶。那時候發動機技術不先進,排量不小但是馬力不大,車又是老車,盤山路吭哧吭哧爬幾個山頭發動機就容易開鍋。所以每次經過山溝底下的河邊時司機都會下車把鐵桶灌滿水,往水箱里灌,給發動機降溫。
畢竟冷卻液最基本的作用就是在發動機里吸收熱量,再循環至散熱器把熱量散發掉再流回發動機,就這么一直循環,保證發動機不高溫就行。
但是用水當冷卻液也有弊端啊
首先水的沸點是100攝氏度,水沸騰后會蒸發氣化,形成水蒸氣導致散熱系統管路產生氣阻,冷卻液無法正常循環。發動機里的水一個勁兒沸騰,就是出不來,發動機很快就會出問題。
而發動機正常工作溫度恰好就在100攝氏度附近,這樣以來就很尷尬了:水溫90度左右時發動機運行很爽。但是冷卻水壓力山大,因為稍微負荷大一點多產生點兒熱量水就容易沸騰。你給冷卻系統留的余量太少了啊。
其次水在低溫下很容易結冰,結冰就會膨脹,冬天氣溫低的時候水結冰很容易把散熱器或者發動機給脹壞。當年我的車就是用水當冷卻液,降溫了沒來得及換,結果第二天水箱給凍裂了。不僅如此,發動機里也是一坨冰疙瘩,水泵凍住了,起動機帶不動,急著用車只能點火烤,澆熱水。后來發動機就開始燒機油,真是得不償失。
而且水會腐蝕散熱系統,這里說的腐蝕可不是像強酸強堿那樣有立竿見影的效果,而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金屬在潮濕的環境里都很容易生銹氧化,現在的發動機有些是鑄鐵的,有些是全鋁的,但都經不起長期水泡,很容易生銹氧化。而且還要考慮水垢的問題。
跟大家說一個親身經歷過的事情,朋友有一輛拉貨的五菱之光(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每次爬坡后發動機高溫報警燈亮,而且冷卻液一個勁兒往外冒。我給他檢查時發現冷卻液不對勁,因為五菱車冷卻液基本上都是綠色的,而他的是紅色的,還是那種特別難看的紅色。質感很寡淡,沒有正宗冷卻液那種油膩感。
等水溫降下去后打開散熱器一看,我的天,這哪兒是冷卻液啊,這是自來水混合鐵銹。由于長期加自來水,散熱系統里有大量鐵銹,導致水箱蓋腐蝕堵塞,冷卻液進入膨脹壺后回不去,結果膨脹壺里水越來越多,散熱系統里水越來越少,直到無法正常循環導致高溫。后來清洗了散熱系統,換了個新的水箱蓋,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說水可以當冷卻液,但前提是你要了解其特性,能承受其后果。擱十幾二十年前用水當冷卻液可能很常見,畢竟那時候私家車并不多,會開車的基本上都會修,水用就用吧,出問題了修就是了。畢竟那個年代汽車這里不出問題那里就出問題,動不動總要折騰。
而如今不一樣了,發動機技術先進,質量也好得多了。廠家也是盡可能讓用戶在用車中少一些麻煩,買回去只管開就行,不想讓你多操心。而冷卻液就可以起到這樣的作用,沸點高、能保護金屬不受腐蝕、冬天不會結冰。新車提到手后只管開就行,不用操心水箱堵了銹了,冬天停車后不用把冷卻液給放空,只需要按規定定期更換就行。多省心啊。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