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渦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電動渦輪是依靠電力驅動的渦輪增壓器,通過電力驅動渦輪旋轉,讓發動機在低轉速時提升動力輸出,避免渦輪遲滯。其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正常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空濾芯被灰塵阻塞,進氣量減少,真空壓力傳感器監測到進氣量少,通過ECU做出指令,減少噴油頻率,轉速不再上升,混合氣總量減少,發動機功率輸出保持相對穩定。再深踩油門,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得到大負荷信號,但ECU沒有得到曲軸位置傳感器提升信號,所以不會增加噴油頻率,這就感覺動力差。而且進氣量不準確還會讓ECU做出錯誤指令,導致噴油嘴噴油頻率不穩定,增加油耗。
此時若給發動機提供較大進氣量,ECU能自我判斷控制噴嘴增大噴油量,發動機得到成倍比例的混合氣,單位時間內增大了發動機的容積效率,就如同發動機增大了排量,提高混合氣總量就能提升發動機功率。在進氣上加輔助進氣裝置,在發動機空燃比基本不變的情況下,混合氣總量變化,發動機的容積效率會根據輔助進氣裝置的功率增加而增加,只要電動渦輪的進氣速度比原有自然吸氣大,就能增大容積效率提高動力,動力提高多少取決于電動渦輪功率大小。
電動渦輪在發動機任何轉速下,由電動機驅動渦輪快速提升進氣流量。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發動機狀態,根據需要調節渦輪轉速,保持最佳進氣量和壓力,解決了傳統渦輪增壓器響應延遲的問題。
在實際效果方面,低速大負荷時發動機轉速低、節氣門開度大,電動渦輪開始工作,渦輪轉速達最大,但燃油量未迅速增加,多余空氣進入致混合氣變稀,噴油滯后有頓挫感,需調整傳感器信號和增大噴油量來達到標準混合氣。中速時節氣門開度正常,進氣速度不受電動渦輪影響且基本同步,因參與工作進氣阻力小,提速效果明顯。高速時深踩油門,TPS迅速全開,電動渦輪功率達上限,前后形成壓差,大量氣體涌入發動機歧管形成壓縮,發動機功率達最大直到和自身吸氣效率平衡。倒拖狀態時高速帶檔行駛,油門突然松開,TPS完全閉合或空擋滑行,電動渦輪迅速停止工作,不影響發動機怠速。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