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視頻分析(15)當心奪命隔離帶!
【太平洋汽車網 用車頻道】近日,上海車主寧先生為大家詮釋了什么叫“人品差”:在路上先是遇上不靠譜的新手,然后碰到坑爹設計的隔離帶,最后整輛車還悲催地騎了上去。這起事故很快便在網上引起了熱議,連車主也現身電視及發帖解釋自己的不幸遭遇。隔離帶本應起著分隔車流的作用,但卻屢屢成為傷車甚至奪命的兇器,究竟問題出在哪里?本期文章,我們就來聊聊這些隨處可見的馬路隔離帶。
![]() | 體驗讀圖模式 |
● 事故回顧:悲催車主駕車撞隔離帶車輛幾乎“起飛”
11月29號中午,寧先生駕車從上海宜山路由西往東行駛,卻在經過虹許路路口時遭遇了意想不到的事故:
【這該怪誰?實拍車輛被馬路隔離帶暴力托底】
視頻一開始,道路上的車輛都相安無事各行其道。當寧先生經過虹許路路口時,由于這里設置了潮汐車道,因此車道由兩條增加為三條,他便打算向右變道。但由于與前車路虎極光的車距過近,視線受阻,當寧先生視野內出現一條水泥隔離帶時,他根本沒有時間作出反應,直接開車騎了上去。
什么是“潮汐車道”?
潮汐車道是指根據城市早晚交通流量的不同情況,對有條件的道路,通過車道燈的指示方向變化,調整主干道車道數量,控制車道的行駛方向,以達到加速引導車流的作用。上文案例的事發路段就是在東往西方向設置了一條潮汐車道,根據雙向車流的實際情況,調整潮汐車道的行車方向(西往東或東往西)。
對于這起事故,網友的意見也分為兩派,有同情寧先生并指責道路設計不合理的,也有批評寧先生駕駛行為不當自找苦吃的。身為當事人的寧先生,也現身新聞節目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車輛騎上隔離帶 車主現身指責道路設計有缺陷】
我們不妨通過視頻截圖,看看事故現場的交通設施的設置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交通設施設置的不合理是導致這次事故的客觀原因,主觀原因則是拍攝車與前車車距太小,車主變道時的操作過急(車主自己也承認當時被前面的極光阻擋,視線受阻,而且有點心急),等到發現不妥時,已經來不及補救了。
● 如果您想回顧前14期事故視頻分析文章,可點擊以下鏈接瀏覽精選內容:
● 夜間行車遇上隔離帶可能會被奪命!
某些設置不合理或標識不明顯的隔離帶,在白天就已經是影響行車安全的“暗器”,到了晚上便升級成奪人性命的“兇器”。以下這段視頻,便記錄了一輛轎車夜間撞上隔離帶后致司機死亡的全過程,慘烈的經過向我們敲醒了警鐘:
【慘烈的死亡瞬間!視頻記錄轎車夜間撞隔離帶全過程】
雖然我們很難從視頻中判斷司機是否走神或醉駕,但可以肯定的是,事發地的交通標志、交通標線及隔離帶的設置并不合理,這也是造成司機死亡的重要原因。
什么是“導流線”?
導流線的形式主要為一個或幾個根據路口地形設置的白色V形線或斜紋線區域,表示車輛必須按規定的路線行駛,不得壓線或越線行駛。導流線主要用于過寬、不規則或行駛條件比較復雜的交叉路口、立體交叉的匝道口或其他特殊地點。
除了交通設施設置不合理之外,看完視頻后我們會發現,司機撞車前的駕駛行為其實并不規矩,如長時間壓線跨車道行駛、00:29時闖紅燈,而且還有超速及燈光亮度過高的嫌疑,在接近隔離帶時車輛明顯跑偏,這些行為同樣是事故的誘因。一個生命就這樣消逝了,實在是令人扼腕痛惜。
● 看看我們身邊那些不靠譜的隔離帶
上面兩個事故案例,一個傷車,一個奪命,都與隔離帶設置不合理有關。其實,我們身邊就有很多類似的設置不合理的隔離帶或隔離樁,稍不留神,我們可能就會遭遇一次“碰撞測試”。下面兩個例子是我們在路上隨機找到的:
這些設置不合理的隔離帶,基本上是缺乏提示標志,而且沒有預留足夠的變道區域,車輛很容易就會撞上,說不定什么時候又會有人遭殃了。令人無奈的是,目前各地道路上的隔離帶設置,大部分都是不規范的,相關施工人員難道都是沒有經過培訓的“臨時工”?
● 如何才能避開“奪命隔離帶”?
1、開車時避免走神
“開車走神”絕對是行車安全的大敵,上文提到的兩個案例都有走神的因素在里面。不專心開車,遇上那些不顯眼的隔離帶,就只有撞上去的下場了。
2、與前車保留足夠車距
跟車太近,不僅容易被前車的急剎暗算,而且變道時萬一遇上不明顯的隔離帶,又會是一起慘烈的撞車事故。
3、在陌生路段密切留意交通標志及標線
4、規范駕駛行為避免隨意穿插及超速
有些司機很猴急,在分岔路口也要插隊加塞,也不知道他們要趕著上船還是上哪里。萬一不留神撞上了隔離帶,那就得不償失了。
5、夜間行車規范用燈
總結:馬路隔離帶淪為“傷車暗器”甚至是“奪命兇器”,都是設置不合理造成的,路政管理部門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解決辦法只能是徹底巡查,及時糾正設置不合理的隔離帶,并且在日后設置時嚴格遵照《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范》的要求進行;對于駕駛者來說,躲開“奪命隔離帶”的關鍵,就是專心駕駛和遵章駕駛,自己的生命安全,當然要自己來保護。
● 如果您想回顧前14期事故視頻分析文章,可點擊以下鏈接瀏覽精選內容: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