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車/陳壹
固態電池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下一個風口,前段時間,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帶來了一條好消息:“國內相關團隊已成功研發出400Wh/kg的固態電池樣品,一到兩年內,還可能突破600Wh/kg”。
600Wh/kg是什么概念?裝載這種固態電池的電動車,續航可以輕松超過1000公里,所謂的“續航焦慮”、“補能焦慮”等將因此得到進一步緩解。
對于想要加速實現彎道超車的中國車企來說,這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近幾年,中國人在新能源領域“贏麻了”,不僅汽車出口海外,就連動力電池裝機量也是名列前茅,以2023年的數據為例,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前10的企業里,中國獨占6席。
如果想要繼續保持這份昂揚向上的勢頭,固態電池是一個關鍵點,因為目前廣泛采用的鋰離子電池并不是行業公認的最優解,畢竟在性能方面,鋰離子電池完全是固態電池的“弟弟”。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的全液冷超充技術不久前成功實現應用,目前正處于大范圍鋪設狀態,該技術的終端最大輸出功率可達到600kW,寬電壓范圍在200V-1000V之間,能夠靈活適配各種車型,理論上補能速度差不多能做到1公里/秒。
有媒體用別克微藍6做過實驗,快充樁充電(20%-90%)大約要80分鐘,而華為液冷超充樁只需要40分鐘左右。
理想L7、大眾ID.4 CROZZ的車主也曾在網上發文,稱華為液冷超充的充電效率比普通快充樁要高很多。
可以預見,一旦固態電池和華為全液冷超充技術全面落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完成質的升級,屆時中國人在全球市場的話語權也將更重。
不過,眼下友商們已經開始追趕我們的腳步,比如豐田,它的固態電池能做到“充電10分鐘,續航1200公里”,而且有望在2025年-2027年之間量產。
本田也宣布,計劃2024年投產固態電池;另一邊的日產,則有意在2028年推出搭載固態電池的電動車型;還有寶馬,它們計劃在2025年對固態電池進行公路測試,2030年前完成量產。
在國內,主機廠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半固態電池層面,包括孚能科技、贛鋒鋰業等,蔚來之前也發布了半固態電池,預計今年一季度會開放給用戶,不過可能最終保有量不多。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系我們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