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就快到了,雖然現在早晚還算比較涼快,但中午溫度已經普遍在30℃以上,如果開車的話,不開空調是受不了的,入夏之前,還是要建議大家對車輛進行針對性的保養和檢查,尤其是空調組件,洗水箱散熱器、空調管道、更換空調濾芯,檢查制冷劑等等都需要在入夏之前著手養護了。

每年夏天都會出現這樣的社會事件,乘客與出租車司機之間,會因為司機不肯開空調而發生矛盾,對司機來說,夏天開空調無疑是多了一筆支出,那么,這筆運營成本,究竟有多少?

先來了解一下汽車空調,汽車制冷系統由壓縮機、膨脹閥、冷凝器、蒸發器和鼓風機等部件構成,通過橡膠管、鋼管等形成供制冷劑循環流動的密閉空間,利用制冷劑從液態變成氣態時需要吸收大量熱能的原理來制冷。

從原理上來說,汽車空調的制冷原理與家用空調什么太大的區別,最大的區別在于,壓縮機是需要汽車引擎帶動的,因此,汽車空調的制冷過程并不是費油的源頭,而是壓縮機浪費的這部分引擎動力,將顯著增加油耗,畢竟在夏天,引擎除了需要承擔提供動力的職責外,還需要帶動汽車空調工作,因此,在夏季開啟空調,其實能夠明顯感覺到動力的下降,越是排量小,感覺越是明顯。

其實增加多少油耗,通過行車電腦是可以簡單記錄的,拿1.6L排量普通家用車來說,平均日開車時間在一個小時、行駛里程在40公里左右,而平均行駛時速多在30-35公里每小時,百公里油耗基本上可以控制在7-8個左右,根據一些油耗記錄軟件的數據顯示,夏季家用車的平均油耗將上升0.8L左右。

當然,這個數據對于個人來說會有較大的出入,除了每個人的用車時間、環境等不同之外,車載空調也是有區別的,就目前配備最多的自動空調舉例,這種空調所配備的一般是可變量壓縮機,會根據設定的溫度值自行調整輸出功率,也就是說,自動空調的燃油消耗量,與設置溫度有直接的關系,溫度設置越低,越是耗油。

而對于手動空調來說,幾乎都是滿載運轉,與設定溫度、風量等沒有直接關聯,也就是說,手動空調相比自動空調來說,整體上更費油一些。

有人說了,既然費油,我不開空調行不行?如果你很耐熱,市區代步當然可以不開空調,但如果是開高速,建議還是開空調,因為汽車動力多是用來對抗風阻的,如果高速開窗,對抗風阻的額外油耗不比開啟空調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