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金九銀十到來,小鵬汽車也早早公布了9月銷量成績,從其公布的交付量來看,9月小鵬汽車累計交付量突破了2萬輛,達到了21352輛,呈現出同比、環比雙增長的態勢。

表面上看,小鵬汽車9月交付量達到了21352輛,和去年11、12月的巔峰時期月銷破2萬輛相差無幾,漲勢十分迅猛,但是細細咂摸一下,又會發現小鵬汽車表明銷量“炸裂”的背后,其實含金量是下滑了的,換言之小鵬汽車壓力很大。

銷量上漲,含金量下滑?
從銷量結構上來看,就能很明顯發現這點,在小鵬9月份2.1萬余臺的銷量中,小鵬MONA M03當月銷量達到了10023輛,占到小鵬汽車整體銷量的近半數,如果再考慮到小鵬的2.1萬臺月銷量中還有2700余臺出口車,那么小鵬M03所占的比例只會進一步攀升。

同時考慮到小鵬MONA M03的售價和定位,這對于小鵬銷量的含金量提升并沒有太多益處。小鵬M03是一款主要面向年輕人市場的車子,整體定價在11.98萬元至15.58萬元之間,這樣的價格和小鵬的其他車型如P7、G9等存在明顯的價格斷層,是小鵬用來主攻低端市場的車子。

對于小鵬而言,MONA M03占比過高,對于小鵬的中高端品牌形象會產生負面影響,長此以往很有可能會有人將其與“低端”、“廉價”等標簽聯系起來。而且由于定價較低,那么小鵬M03的利潤恐怕也并不高,如果小鵬M03的銷量持續走高,而小鵬汽車無法在其他高端車型上實現足夠的銷量以平衡利潤結構,那么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恐怕會受到影響。
同時如果不考慮8月下旬才上市的小鵬MONA M03的銷量表現,那么小鵬汽車剩余車型的批發量其實僅有1.1萬余輛,這樣的表現和理想的5.3萬余輛、蔚來的2.1萬余輛、問界的3.5萬余輛都無法相提并論。
此外,在去除2790輛的出口量后,小鵬汽車在國內的零售量其實僅有1.8萬余輛,這樣的成績在蔚小理三杰中同樣表現墊底,同比亞迪、特斯拉等相比更是不能相提并論。
能否站穩20萬級市場才是關鍵?
所以,在車界看來,MONA M03作為小鵬的入門車型,,其高銷量雖然帶來了短期的市場份額和銷量增長,但也可能對小鵬汽車的品牌形象、利潤結構和技術優勢產生長期的不利影響。如果只看短暫的銷量攀升,而忽視銷量背后結構的含金量,那么無疑是短視的。

面對愈發內卷的市場,小鵬還是應該推出更多面向中高端市場的產品,趕上蔚來和理想的步伐。而已經開啟預售的小鵬P7+顯然就承擔著這樣的重任,畢竟20萬級的戰場才是小鵬更應該著力的地方。

從目前披露的消息來看,小鵬P7+預售價20.98萬起,配有180kW和230kW兩種功率的后置電機,零百加速分別為6.8s和5.6s。全系標配了小鵬全新一代AI鷹眼視覺方案,配有雙Orin-X芯片,號稱可以實現不限路線的AI智駕體驗,同時,新車首發搭載AI天璣系統5.4.0版本,可實現XNGP的0速激活,原地啟動,這樣的智駕表現也是小鵬P7+的一大亮點。

不過也應看到小鵬P7+的同級對手們無論是造型設計還是科技配置智駕水平都有不俗的表現,小鵬P7+能不能脫穎而出,其實還是需要在上市后的市場表現才能給出答案。
寫在最后:
整體來看,目前小鵬MONA M03成為了小鵬的絕對銷量主力,而小鵬G6、小鵬G9、小鵬P7等車型表現則相對一般,如何提振這些定位更高端車型的銷量而非沉浸于小鵬M03上市后所帶來的表面“繁華”對于小鵬而言無疑更加重要。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本文所涉及銷量數據來源于乘聯會或第三方平臺發布的行業綜合銷量數據,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標注來源的數據及相關資料均為引用,具體請以官方信息為準。本文作者藍湛,個人觀點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