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北汽集團與華為攜手打造的享界S9,曾被寄予厚望成為打破BBA壟斷高端行政轎車市場的“破冰者”。然而,自去年8月上市以來,享界S9的表現卻遠未達到預期,呈現出一幅高開低走的態勢,其市場征程充滿了挑戰與困境。

享界S9的上市,曾伴隨著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的親自站臺和大力推廣。余承東不僅購買了享界S9,還在其個人社交平臺上發布了提車視頻和用車心得,試圖以個人IP為這款車增添更多曝光度。然而,即便有余承東的加持,享界S9的銷量也并未如預期般飆升。數據顯示,從去年9月到今年1月,享界S9銷量分別為2163輛、1982輛、1058輛、1192輛、643輛,累計銷量不到8000輛,遠低于內部規劃的預期。
更令人擔憂的是,享界S9在上市初期的高銷量并未能持續,反而迅速陷入低迷。這一表現不僅與余承東上市20天時宣稱的“大定量超過8000臺”相去甚遠,也遠低于市場對這款“華為光環”加持車型的期待。相比之下,同樣是華為參與打造的問界M9在SUV市場的表現則顯得更為亮眼,其成功突破BBA封鎖的戰績也為享界S9的市場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
享界S9的市場困境并非偶然。一方面,其高達39.98萬至44.98萬的售價區間使得目標消費者群體相對狹窄。在高端市場中,純電車型面臨著增程、插混等多樣化動力選擇的競爭壓力,而享界S9在推出時并未同步推出增程版車型,這無疑限制了其市場吸引力。另一方面,作為新興品牌,享界S9在品牌影響力方面還難以與BBA等傳統豪華品牌相抗衡。在商務需求為主導的中大型轎車市場中,消費者對品牌和產品的認知度尤為關鍵,而享界S9顯然還需要更多時間來積累和提升品牌力。
此外,享界S9還面臨著來自同行業的激烈競爭。比亞迪旗下豪華品牌騰勢推出的騰勢Z9(三廂版)在售價上更具優勢,成為享界S9在細分市場中的一大勁敵。在市場份額有限的情況下,享界S9需要面對來自多方面的競爭壓力,其市場前景因此變得更加不確定。
盡管享界S9在技術和配置上具備了一定的競爭力,如搭載了HUAWEI ADS 3.0高階智駕、華為途靈平臺、HarmonyOS 4智能座艙系統等華為黑科技,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些技術優勢并未能轉化為足夠的銷量優勢。北汽集團對于享界S9的厚望與現實的市場表現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為后續的市場破局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綜上所述,享界S9的市場征程充滿了曲折與困境。在高端行政轎車市場中,享界S9需要面對來自價格、品牌影響力、市場競爭等多方面的挑戰。未來,享界S9能否實現市場突圍,還需要看其能否在產品和市場上做出更多有效的調整和創新。然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享界S9的豪華夢似乎還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