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的晚風沒能刮進西岸藝術中心的門廊之內,所以能避開呼嘯,于無聲中凝視尊界S800車尾點綴上燦漫的星色塵光。
![](http://img4.pcauto.com.cn/pcauto/images/tpyh/20250211/24517484.jpg)
我想起了年前聚會時,一起滬漂的朋友在喝完第五杯Hazy IPA后拍著我的肩膀對我說的話,“我常常會忘記我在上海,但我沒有一刻忘記我為什么要來上海。”
七年前,在他出發的時候,他說外灘的Art Deco建筑群是殖民時代的疤痕,陸家嘴的玻璃幕墻是資本的手術刀,AI PLAZA的每一寸肌理都在證明,城市的進化從不需要溫柔。他愛這種尖鋒的藝術,他要去接受這種沖擊和洗禮,在迸發式拓進的藝術里暴力重構自己的人生。
我真想撕爛保密協議,把尊界S800拍個遍然后微信傳給他,給他看看這個名為“天地人和”設計語言的車型有多契合他心中的上海。
![](http://img4.pcauto.com.cn/pcauto/images/tpyh/20250211/24517449.jpg)
星云尾燈的放射性線條,像是直接挪用了外灘海關大樓的鐘樓棱角;水晶大燈的120面激光切割,復刻了金茂大廈玻璃幕墻的冷硬秩序,這絕非致敬,而是尊界的宣言——一如庫哈斯在《癲狂的紐約》中所說,建筑應是城市沖突的實體化。
我也許要為剛才說到尊界S800剪切黏貼上海建筑的建筑特征而道歉,因為這種角與面的二維立面可以是任何抽象的延伸,為什么是不能是五角大樓,為什么不能是埃菲爾鐵塔,也許還可以是《七龍珠》里龜仙人小屋的精神續作。
但無論如何,盡管它此時此刻是靜止的,我卻已然看見了它車燈亮起,在外白渡橋上輕輕碾過,光束直接穿透黃浦江的霧氣,幾公里之外和平飯店的銅制旋轉門每轉一下,都不偏不倚地切下了它的一部分。
勒·柯布西耶說,“建筑是光線下巧妙的、壯麗的比例游戲”,而這場游戲的規則早已被改寫為“光成為階級的皮下植入芯片”。
當光斑掠過鑲鉆音響旋鈕的瞬間,北外灘凱瑟琳餐廳的景觀位上恰如其分的有著一對水晶高腳杯碰撞的清脆聲,醒了37分鐘的奔富掛在杯壁上等待和氛圍燈一同落下帷幕,我突然理解了為何翠湖天地業主愿意為江景溢價300%,這絕對是一場精心策劃的PUA。
![](http://img4.pcauto.com.cn/pcauto/images/tpyh/20250211/24517428.jpg)
這場PUA的背后,也揭示了購買尊界S800的本質:一張“濱江身份通行證”。
![](http://img4.pcauto.com.cn/pcauto/images/tpyh/20250211/24517462.jpg)
當你駕駛著尊界S800駛過復星藝術中心時,也許AR-HUD會自動標記扎哈·哈迪德設計的流線穹頂,并在擋風玻璃投射建筑解構圖。就像每年圣誕節都有不少人走在新天地的巷弄之中,但不同的是,一些風景是在旅人眼前,一些風景是在業主窗下。
你看,同一種符號,卻能由一些別的東西帶來不同定位。
車頂的星空投影與陸家嘴霓虹達成了量子糾纏,ADS 3.0嘲笑起了上只角的無謂信仰,尊界S800也完成了向“空間權力綜合體”的蛻變。難道它終極野心不是造車,而是復興“汽車”這個概念,讓“汽車”再一次在這個科技平權的新能源市場的“價格內卷”中,再一次成為有效區分身份的肩章。
七年后,在他回去的時候,他說濱江豪宅的落地窗,本質是階層的防彈玻璃。他曾想來上海實現階層的跨越,盡管并不是來了上海就能實現,也并不是只有來上海才能實現,只是這里,是最能讓人認可你成功的地方。
尊界又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