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智駕平權的元年,更是中國汽車新一輪大重組的始點。
2025年3月29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委員、副主任茍坪在北京的論壇上,針對當前汽車產業的變化和重塑做出分析,明確了央企汽車集團的發展思路。其中,為優化產業布局,實現質量提升,將會進行資源重整:
對整車央企進行戰略性重組
環顧周遭汽車世界,大統合已經展開。在日本,本田、日產與三菱之間的合作,正待重啟;豐田旗下的日野和戴姆勒控股的三菱扶桑,已經加速合并;在美國,通用汽車與現代汽車的聯盟,正擴展至更大的范圍;在歐洲,汽車零部件巨頭的破產與重組正在進行,整車制造商的調整已不可避免。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換道競賽,催逼著汽車行業加速洗牌。
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消費和出口國,參與的勢力之重之廣,也已經到了重組的臨界點。德國汽車行業研究機構預測,中國汽車市場回報率疲軟,汽車行業的整合迫在眉睫。最遲到2027年或2028年,超過150個電動車品牌最多只能活下來15到25個,甚至更少。
如是之下,以一汽、東風、長安為主的三大汽車集團,需要集中央企的研發制造和市場等優勢資源,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一流汽車集團,大重組乃是順勢而為之舉。
在過去的近10年中,三大汽車集團在經歷了人事交叉調整、出行等延伸業務的嘗試性合作后,到了更深入整合的階段。
49天前,東風汽車公司與兵裝集團旗下汽車資產的重組消息正式發布。2天前,東風汽車公司旗下東風汽車集團股份確認,東風與兵裝旗下長安等正在推進重組。把國資委對汽車行業重組的方針落地,成為兩家大型汽車集團的首要任務。
與此同時,茍坪還對三大汽車央企的重組指選了另一條路徑:
鼓勵支持汽車央企與其他企業深化各種形式的合作
在此一方面,沒有涉入東風與長安等重組的一汽集團,選擇了與零跑汽車進行合作。在進行乘用車與零部件合作的同時,展開探討資本合作的可能性。(詳見:三大央企掀起中國汽車重組潮)
至此,三大汽車集團均在重組層面有所行動。
汽車在中國經濟中的作用,決定了其位置;三大央企汽車集團的角色,決定了其在中國汽車行業的地位。在新能源汽車的賽道上,三大汽車集團的強弱已經明了,他們需要吸納造車新勢力的資源,造車新勢力急需三大央企汽車集團這樣的依靠。這一輪,造車新勢力的故事已經講完,到了他們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由三大汽車集團帶動,中國汽車行業會進入到全面的整合階段。中國汽車行業大洗牌的終局,終究會回到以一汽、東風、長安占主導地位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