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這是一個轉折與變通,開始不按牌理出牌! 首先,奧迪的全新入門等級純電動車,也就是類似奧迪 A3這等尺碼的純電掀背車,其實要等到2027年才會問世,但迫于競爭對手的壓力,奧迪不得已、且有必要于2026年提前發動攻勢,目的就是要「攻其不備」,事實上奔馳早已抱持相似的想法與態度,但敵人是誰? 答案就是寶馬... 由于奧迪Q8 e-tron 銷量疲軟,奧迪不得不關閉位于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工廠適時止血。
2024年,奧迪純電動車銷售量下滑7.8%,年銷售降至164,480輛,遠落后德國豪華品牌中排名第一的寶馬與第二的奔馳。 就純電豪華SUV市場來說,Q8 e-tron算是先驅但卻成了先烈! 鑒于這種持續下滑趨勢,奧迪已經放棄2032年全電動化的雄心壯志,此外奧迪可能還會在2026年之后繼續推出新的燃油車款。
盡管困難重重,但奧迪仍積極地重新布局,在優先推出更大、更昂貴的Q8純電車型受阻之后,奧迪目前必須閃避寶馬的純電陣容,顯然直球對決通常不會有好結果,當下唯一出路,似乎只剩實惠的入門電動小車。
該車型最初計劃于2027年推出,但奧迪現在被迫提前至2026年發動攻勢,因為寶馬尚未推出其i1或是i2。 主因在于寶馬對于全新電動車的經營態度在于中高端市場、高度自動化、產能穩定、品質可靠、油車與電動車共享平臺、獲利相對豐厚,唯初期投資成本高,但寶馬認為目前電動車最好經營的買家,仍在于中高階消費人群,入門等級要等到電池科技進化、安全性無虞、價格全面下降、市場規模穩定、充電設備普及之后再切入比較適宜。
況且入門電動車的獲利并不怎么樣,加上國內電動車市場競爭激烈,靠電動小車根本賺不到后續新車的研發經費,不如先擱著吧! 此外,因Tesla近期遭遇大風大浪,寶馬當然要趁機接收T家所有的市場,尤其是歐洲,此時不「棒打落水狗」更待何時?


但寶馬的缺口,就成為奧迪與奔馳的最佳機會! 因此奔馳已經推出CLA電動小車,成功避開了寶馬的純電產品線,之后將取消A級掀背車,有鑒于此奧迪必須趕快跟進,試圖找到一條生路。 大眾預計在2026年推出ID.2電動車,且入門售價將壓低至2.5萬歐元起。
然而大眾已經表示ID.2將依循Golf的經典與傳統,也就是一輛純粹的經濟型「前驅」純電掀背車,但不失駕馭樂趣。 或許奧迪會做出一些改變,雖然說A3與高爾夫擁有著血緣與雙生關系,但奧迪沒有高爾夫的前驅包袱與歷史任務,換句話說,奧迪可以推出一臺后驅的ID.2,也就是純電奧迪 A3。
或者說,奧迪可以拿ID.3的技術平臺來打造后驅、四驅的純電A3掀背車也行,但是要看成本方面劃不劃算? 售價方面合不合理? 總之奧迪必須以撿現成方式快快推出純電A3,重新研發為時已晚。
但目前奧迪并沒有透露任何可能性與細部信息,但奧迪的敵人可不只寶馬,基本上2026年的純電A3必須要能擊敗奔馳的純電CLA才行!
但這有其困難度,畢竟CLA除了車重之外并沒有太大缺陷。 但是因為尺寸的關系,采用ID.2的技術平臺可能太小家碧玉,說不定真的要拿ID.3的技術平臺來修改才行,更何況ID.3是后輪驅動架構,比較符合豪華汽車品牌的形象,消費者的接受度也比較高,前驅部分,就放給大眾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