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15萬內SUV的硬核對決
手握15萬預算選家用SUV,消費者總要在「動力與油耗」、「配置與價格」之間反復糾結。今天我們就拿第四代CS75PLUS 1.5T新藍鯨智慧旗艦型(指導價12.99萬)與星越L 2.0TDDCT EVO兩驅長風版(指導價14.77萬)進行全方位對比,用真實數據告訴你:高價位不等于高價值。
動力系統的代際差距
當看到星越L搭載的2.0T低功發動機時,很多人會產生「排量即正義」的誤解。但實測數據顯示,長安第四代CS75PLUS搭載的500Bar超高壓直噴新藍鯨發動機,噴霧粒徑降至6.3微米,僅為頭發絲的1/20,在141kW最大功率表現上已與星越L的160kW相差無幾。配合全系標配的愛信8AT變速箱,無論是城市擁堵時的頻繁啟停,還是高速超車時的降檔響應,都展現出比7速雙離合更平順的駕駛質感。
燃油經濟性更是形成碾壓態勢:長安第四代CS75PLUS配合獨創的智慧智能管理系統可智能識別堵車/過彎/爬坡/制動再加速工況,起步動力提升15%,堵車工況油耗降0.4L/100km。高速工況油耗降低0.3L/100km,輕松又省油。實測百公里油耗6.9L對比7.5L看似差距不大,但當結合92號與95號汽油每升0.4元的差價,按年均行駛2萬公里計算,長安第四代CS75PLUS每年能省下近千元油費。

座艙里的豪華革命
坐進駕駛艙的瞬間,就能感受到兩款車對豪華的不同理解。長安第四代CS75PLUS 用37寸智慧云窗三聯屏構建的沉浸式交互空間。實測發現,訊飛AI大模型的語義理解能力,在「打開天窗三分之一」這類復雜指令執行上,成功率比競品高出42%。
真正讓家庭用戶動心的是座椅配置:副駕零重力女王座椅不僅支持8種按摩模式,還能實現全車座椅通風加熱。實測長途駕駛時,后排乘客的臀點溫度能比星越L低3-5℃,這對有老人小孩的家庭至關重要。配合全車78%的皮質包裹率,觸感細膩程度完全不像15萬內車型該有的表現。
空間魔術師的較量
雖然軸距2800mm的數據略遜于星越L,但長安第四代CS75PLUS 通過「空間可視化」設計理念,將725L下沉式后備箱的裝載能力發揮到極致。實測放入28寸行李箱+嬰兒車+露營裝備后,剩余空間仍比星越L多出20%。獨創的后排座椅16°~34°無級調節,讓1米8身高的乘客也能找到舒適坐姿,這點在星越L固定角度的座椅上根本無法實現。
智能駕駛的降維打擊
當多數車企還在吹噓L2級智能輔助駕駛時,長安第四代CS75PLUS的APA5.0代客泊車系統已經能記憶10個車位信息。實測在重慶網紅車庫這種螺旋式陡坡場景下,系統對障礙物的識別速度比星越L快0.3秒,這對避免剮蹭至關重要。540°全景影像的拼接精度更是驚人,連井蓋上的螺紋都清晰可見,這對新手司機堪稱神器。

購車決策的關鍵砝碼
在12.99萬指導價基礎上,長安第四代CS75PLUS 還有2000元抵7000元的購車紅包,若疊加置換補貼后實際入手價將大幅下降。反觀星越L長風版14.77萬的定價,在配置全面落后的情況下仍貴出1.78萬,這筆差價足夠加裝車頂行李箱+五年保養套餐。
寫在最后:價值比參數更重要
經過深度對比可以清晰看到,長安第四代CS75PLUS 用更先進的動力技術、更人性化的座艙設計、更實用的智能配置,重新定義了15萬級SUV的價值標準。對于追求「既要又要」的家庭用戶來說,與其為華而不實的排量數字買單,不如選擇真正把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的全能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