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深夜,三名花季少女駕駛汽車赴安徽趕考事業編,發生嚴重碰撞事故,悲劇發生。
這件事情至今仍在發酵,而當事人所駕駛汽車的品牌——小米,成為了輿論漩渦的主角。

對此,小米汽車倒是第一時間回應了此次事件,在4月1日早上,小米汽車通過官方微博賬號“小米公司發言人”發布了如下公告(圖放下方了),簡單來梳理下重點。


從發布的信息來看,首先小米對遇難者表達哀悼,其次簡單介紹小米視角的事故發生經過,然后講述小米在事后做了哪些工作,比如成立專家組,配合警方提供證據,聯系遇難者家屬等等。

到了4月1日晚雷軍,正式回應了此次小米SU7事故。
其表示:“我覺得我不應該再等了,我必須站出來,代表小米承諾,無論發生什么,小米都不會回避”。
態度算是誠懇,但是截止到我們發稿,這件事情還沒有出來結論。

而我想說的是,這起事故背后最大的危機,是不再信任。
無論是對于小米汽車,還是智駕。

先來說小米汽車
小米汽車,在這件事情之前,一度強的有點開掛。
原本一家公司終其一生,能在一個領域做到頂尖,穩定的創造利潤,就已經非常厲害了,但是小米卻在這個基礎上,進入多個領域,多個行業,屢戰屢勝,每進入到一個行業,就會對原有玩家發起進攻,甚是強勢。

而這,是因為小米和雷軍都很擅長建立雙方的互信關系,也正是這種“互信關系”,小米可以在不同的領域,肆意進攻——只要用戶相信小米,只要小米能創造價值、能將價值反饋給用戶群體,但是這件事情之后,這種“互信關系”恐怕會大一點折扣。

而小米汽車董事長雷軍本人則更加傳奇了,傳奇的幾乎無可挑剔。
但是恕我直言,即便在這件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我也一直覺得這,未必是件好事。
這就相當于捧殺,雷軍的聲望太高太好了,好的有點夸張,即便沒做錯什么,只是單純被捧得這么高,也會不太妙,而這件事情之后,會不會因此遭到反噬,恐怕有些難說。

再來聊聊智駕
這件事情的發生,不管承不承認,都是給“全民智駕”潑了一盆冷水。

小米SU7的智駕版本,無論高中低配,都屬于城區領航輔助NOA和高速快速路領航輔助NOA的差異,全部屬于L2輔助駕駛。這件事情的發生,讓我們不得不正視,智駕尚未足以取代人駕,或者說,在L3級智駕落地之前,智駕都屬于輔助駕駛。而在如此痛心的事情之后,我們也只能發出吶喊:“請無論如何,都不要輕易放開緊握方向盤的手!”。

結語
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培養起來不容易,但是倒塌,卻可能只在一瞬間。我不知道這件事情最終的解決方案會如何,又究竟會對小米有何影響,但是我知道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
一個江湖俠客,被捧得太高,往往接下來都要摔一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