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1、2月的傳統淡季后,2025年3月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顯著回暖。隨著各家車企陸續公布銷量戰報,造車新勢力陣營的競爭格局再次生變,零跑汽車以37,095輛的成績首次登頂月度銷冠,理想、小鵬緊隨其后,小米則以29,000輛交付量刷新品牌紀錄,深藍、極氪等品牌亦表現亮眼。

這場“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較量背后,隱藏哪些深層因素呢?今天就讓我們來解析一下吧!零跑登頂零跑汽車以37,095輛的交付量摘得3月新勢力銷冠,同比增速高達154%,環比增幅亦超過1.2萬輛,成為3月最大贏家。

這一成績的取得,與其高配置+親民價的戰略密不可分。首先,零跑C16作為20萬元以內6座SUV市場的明星車型,持續貢獻銷量。其次,零跑全新車型B10的預售表現堪稱現象級,預售價下探至12萬元級,搭載激光雷達硬件的高階智駕功能,預售48小時內訂單突破31,688輛,成為推動零跑接下來銷量躍升的關鍵增量。值得注意的是,零跑汽車在近期發布2024年Q4及全年業績,全年收入321.64億元,同比大增達92.06%,股東凈虧損大幅縮窄,其中在第四季度,在實現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凈利潤轉正,為0.8億元,成為繼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勢力車企。2025年,零跑全年交付目標為50萬輛,以目前進度來看,完成目標問題不大。零跑CEO朱江明表示,LEAP 3.5技術架構的規模化應用進一步降低了成本,零跑的表現再一次印證了成本控制與規模化效應的成功。理想回暖理想汽車3月交付36,674輛,同比增長26.5%,一季度累計交付92,864輛,穩居20萬元以上高端市場首位。盡管增速放緩,但其連續12個月蟬聯高端新勢力銷冠的地位仍未動搖。

理想之所以能在3月份穩住陣腳,與其在3月推出限時優惠政策有著直接關系,其中L7/L8/L9全系車型最高優惠3.8萬元,疊加金融貼息和置換補貼,直接拉動終端需求。同時,理想正在加速純電布局,純電車型蓄勢待發,將一舉填補其在純電領域的空白,此舉被視為理想應對增程市場飽和的重要轉型策略。
不過,理想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隨著華為鴻蒙智行等對手在“冰箱彩電大沙發”配置上的同質化競爭,理想亟需通過智能化升級和差異化服務鞏固優勢。小鵬破紀錄小鵬汽車3月交付33,205輛,同比激增268%,連續5個月站穩3萬輛大關,一季度累計94,008輛的成績更是刷新新勢力單季度紀錄。

從產品表現來看,其核心驅動力來自兩大爆款車型。首先是MONA M03,該車連續4個月交付超1.5萬輛,上市7個月,用時216天達成10萬臺整車下線,成為新勢力純電最快生產下線和交付紀錄保持車型。P7+上市4個月累計交付超4萬輛,成為中大型純電轎車市場的標桿。
此外,產品矩陣的持續擴張也正在進一步強化了小鵬的競爭力:2025款G6/G9上市即熱銷。未來布局上,小鵬計劃推出G7、P7i換代車型,以及首款增程車型G01,形成“純電+增程”雙線并進的格局,小米創新高小米汽車3月交付29,000輛,環比增長21.8%,連續6個月突破2萬輛,一季度累計交付超7萬輛,直逼全年35萬輛目標。產能提升是小米突圍的關鍵,其一期工廠月產能從1.25萬輛升至2.4萬輛,二期工廠預計9月投產后,極限產能將達5萬輛/月。訂單儲備方面,SU7待交付量仍達15萬輛,供需矛盾亟待解決。

此外,小米的第二款車型YU7即將發布。考慮到SUV在中國市場占比超50%,YU7有望復制SU7的爆款效應,成為小米沖擊年銷目標的核心增量。但近期網絡流傳的“小米SU7碰撞起火”視頻引發爭議,官方回應稱“電池包未異常燃燒”,后續輿情或影響訂單轉化。車叔總結3月新勢力銷量的集體攀升,反映出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活力與潛力。零跑憑借極致性價比登頂,小鵬依靠爆款車型破局,理想通過高端定位維穩,小米則以產能突破刷新紀錄,各家路徑迥異卻殊途同歸。
這場角逐中,技術迭代、成本控制與用戶運營將成為決勝關鍵。對于消費者而言,更豐富的選擇與更激烈的競爭,終將推動行業向更高價值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