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能效分級,大家第一時間會想到貼在家用電器上顯眼的標識,有些家庭到電器淘汰都沒有撕掉。但如今,純電動車也開始做能效分級認證了!。就在4月9日,中國汽車能效開發與檢測認證專業聯盟發布了第一批純電動乘用車的能效分級測評結果,總共包括12款車,其中達標率超過90%。


能效分級測評中分為5大評分項目,分別是整車能效分級、行車能效、空調能效、驅動能效、補能能效等,每一項評分都與實際用車相關。在12款發布認證結果的車型中,共有6款車型在全部項目都獲得“一級能效”的認證,而大部分車型在整車能效分級項目方面都獲得“一級能效”。
6款全面獲得“一級能效”認證的車型,分別有上汽大眾ID.3、上汽大眾ID.4X、極狐阿爾法T5、樂道L60、小鵬MONA M03、小鵬P7+等等,而小鵬和大眾旗下的產品都有2款產品獲得“一級能效”的認證,可以看出這兩個品牌在能效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相比過去只能靠純電續航、綜合電耗作為能效的參考依據,如今公布的能效分級測評顯然更加直觀,純電動車省不省電,可以一目了然。當然,這一指標也僅僅只能作為簡單的參考,因為目前大部分純電動車型基本逃不過里程焦慮的問題,而且官方標稱的續航往往有一定的水分。

至于該能效分級測評權威性到底有多高,是否值得消費者作為參考,還有待市場的驗證,就如同C-NCAP和中保研C-IASI碰撞測試一樣,過去也存在一些爭議,但隨著相關測試標準的更新和優化,這些測試的權威性也正逐步得到累積。
此外,能效分級測評的存在,對于推動車企能效管理技術的發展有實際的意義,從而促進純電動車技術的不斷創新與迭代,就如燃油車時代各大車企為降低油耗而努力一樣。能效更好的產品,往往更受消費者的歡迎,畢竟對于消費者而言,長遠使用下來可以節省用車成本,如此一來也會成為消費者購車選車時的重要依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汽車能效開發與檢測認證專業聯盟除了針對純電動車型進行能效分級評測,對于混動汽車、商用車也將推出相應的能效分級研究,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看到相關的認證,并為消費者提供參考。
汽車網評:新能源車的發展需要更多具有權威性的標準作為支持,中國汽車能效開發與檢測認證專業聯盟這次公布的能效分級測評結果,除了給消費者作為參考,為他們提供選車購車的依據之外,對于汽車行業新能源技術的發展也起到促進的作用,從行動上推動節能減排事業的發展,為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起到積極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