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普及的前奏 3種混合動力技術解析
在本頁瀏覽全文>>(共計4頁)
|
● 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解析
1)系統構成
豐田THS系統是典型的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至今已發展到第二代。THS是“Toyota Hybrid System”的縮寫,最早被用于97年10月發布的第一代普銳斯(Puris)上。下面我們就以最新的THS-II系統對混聯式混合動力系統進行解釋。
THS-II系統主要部件有汽油發動機、永磁交流同步電機、發電機、高性能金屬氫化物電池盒以及功率控制單元。最新的第三代普銳斯和凱美瑞尊瑞采用的就是THS-II混合動力系統。
2)部件解析
采用THS-II系統的第三代普銳斯使用的發動機是1.8L的5ZR-FXE發動機,而2012款凱美瑞尊瑞采用的是2.5L的4AR-FXE發動機。上面提到的這兩款發動機均采用了能效相對較高的阿特金森循環。
阿特金森循環:
阿特金森循環是一種高壓縮比,長膨脹行程的內燃機工作循環。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通過推遲進氣門關閉及推遲排氣門打開使得燃燒產生的能量更充分地被利用,是一種能效比較高的發動機種類。傳統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低速扭矩輸出較弱,較長的做工行程不利于高速運轉。隨著四沖程發動機配氣機構控制技術的日益成熟(本田VTEC、豐田VVT、寶馬Valvetronic),使得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的性能有了極大的進步。在面臨燃油危急的今天,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能效較高的優勢便凸顯出來了。
THS-II系統的關鍵也是最為復雜的部件就是由兩臺永磁同步電機及行星齒輪組成的動力分配系統。
THS-II系統中帶有兩臺電動機——MG1和MG2。MG1主要用于發電,必要時可推動汽車。MG2主要用于推動汽車。而MG1、MG2以及發動機輸出軸被連接到一套行星齒輪機構的太陽輪、齒圈和行星架上。動力分配就是通過功率控制單元控制MG1和MG2電機,通過行星齒輪機械機構進行巧妙分配的。由于使用了這種創新的動力分配方式,THS-II系統甚至連變速箱也不需要了,發動機輸出經過固定減速機構減速后直接驅動車輪。
很明顯,豐田THS-II系統的復雜度要比上面提到的本田IMA系統高出許多。雖然控制系統復雜,但其結構尚算緊湊,省去了龐大的變速箱降低了車身重量,對于車輛的燃油經濟性有相當大的幫助。
3)工作邏輯
為了解THS-II系統的工作邏輯,我們通過視頻先來學習一下行星齒輪運作的基本原理。
下面我們來看看THS-II的核心部件——動力分配系統的工作原理。在下面解析中,發電機MG1我們簡稱為MG1,電動機MG2我們簡稱為MG2。
發動機啟動時,電流流進MG2通過電磁力固定行星齒輪的齒圈,MG1作為啟動機轉動太陽輪,太陽輪帶動行星架轉動,與行星架連接的發動機曲軸轉動,發動機啟動。
怠速時,電流流進MG2固定行星齒輪的齒圈,發動機帶動行星架轉動,行星架帶動太陽輪轉動,與太陽輪連接的MG1發電給電池充電。
車輛起步時,發動機停轉,行星架被固定。MG2驅動行星齒輪齒圈,推動車輛前進。此時,MG1處于空轉狀態。
車輛起步時,如需要更多動力(駕駛員深踩油門或檢測到負載過大),MG1轉動啟動發動機。
車輛起步時,發動機驅動MG1發電并供給推動MG2運轉的電能。
在輕負荷下加速時,發動機驅動MG1發電并供給推動MG2運轉的電能,MG2提供附加的驅動力用以補充發動機動力。
在重負載下加速時,發動機驅動MG1發電并供給推動MG2運轉的電能。MG2提供附加的驅動力用以補充發動機動力。電池會根據加速程度給MG2提供電流。
降擋(D擋)時,發動機停轉,MG1空轉,MG2被車輪驅動發電給電池充電。
減速(B擋)時,MG2產生的電能供給MG1,MG1驅動發動機。此時發動機斷油空轉。MG1輸出的動力成為發動機制動力。
倒車時,只使用MG2作為倒車動力。
本文導航 | ||
|
- 用車論壇行駛2萬公里 凱美瑞車主侃用車心得
- 改裝論壇凱美瑞音響隔音改造工程詳細剖析記
- 養護論壇240G凱美瑞 2萬公里別樣的保養作業
- 實拍論壇實拍凱美瑞碰科魯茲 日系車悲劇了
- 養護論壇凱美瑞免費打蠟 詳細介紹保養流程
- 論壇商務中帶點俗氣 新凱美瑞試駕有感
-
官方價:17.98 - 32.98萬 品 牌:豐田 排 量:2.0L | 2.5L 參數配置 | 圖片(3144) | 論壇
三星I9300 索尼LT26i HTC One X 諾基亞900 蘋果iPhone4S HTC T328T 華為Ascend P1 天語w806 摩托羅拉XT615 oppo finder 小米手機青春版 華為C8812 魅族MX四核 聯想K800 盛大Bambook S1 華為閃耀 索尼LT29i 索尼RX100 佳能650D 尼康D600 索尼NEXF3 索尼A37 卡西歐TR150 尼康D3200 松下GF5 索尼A57 佳能IXUS240 HS 賓得K30 佳能IXUS510 HS 索尼HX30 佳能G1X 尼康D800 佳能5D3 尼康D5100 聯想ThinkPad E430 東芝Z935 宏碁 W510 宏碁 W700 聯想Thinkpad E530 華碩N46 聯想Thinkpad T430 戴爾14R Turbo 宏碁V3 聯想Y580 華碩N56 戴爾Alienware M18x 宏碁M3 惠普Envy 三星530U4 索尼VAIO EG3 Gateway NV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