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冷卻系統的組成都有什么
【太平洋汽車網】目前汽車發動機上采用的水冷系大都是強制循環式水冷系,利用水泵強制水在冷卻系中進行循環流動。它由散熱器(radiator)、水泵(waterpump)、風扇(fan)、冷卻水套(waterjaket)和溫度調節裝置等組成。
1、散熱器(radiator)
功用:增大散熱面積,加速水的冷卻。冷卻水經過散熱器后,其溫度可降低10~15℃,為了將散熱器傳出的熱量盡快帶走,在散熱器后面裝有風扇與散熱器配合工作。
結構:散熱器又稱為水箱,由上貯水室、散熱器芯和下貯水室等組成。
散熱器上水貯室頂部有加水口,冷卻水由此注入整個冷卻系并用散熱器蓋蓋住。在上貯水室和下貯水室分別裝有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和出水管分別用橡膠軟管和氣缸蓋的出水管和水泵的進水管相連,這樣,既便于安裝,而且當發動機和散熱器之間產生少量位移時不會漏水。在散熱器下面一般裝有減震墊,防止散熱器受振動損壞。在散熱器下貯水室的出水管上還有放水開關,必要時可將散熱器內的冷卻水放掉。
散熱器芯由許多冷卻水管和散熱片組成,對于散熱器芯應該有盡可能大的散熱面積,采用散熱片是為了增加散熱器芯的散熱面積。散熱器芯的構造形式有多樣,常用的有管片式和管帶式兩種。
1)管片式散熱器芯冷卻管的斷面大多為扁圓形,它連通上、下貯水室,是冷卻水的通道。和圓形斷面的冷卻管相比,不但散熱面積大,而且萬一管內的冷卻水結冰膨脹,扁管可以借其橫斷面變形而避免破裂。采用散熱片不但可以增加散熱面積,還可增大散熱器的剛度和強度。這種散熱器芯強度和剛度都好,耐高壓,但制造工藝較復雜,成本高。
2)管帶式散熱器芯采用冷卻管和散熱帶沿縱向間隔排列的方式,散熱帶上的小孔是為了破壞空氣流在散熱帶上形成的附面層,使散熱能力提高。這種散熱器芯散熱能力強,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但結構剛度不如管片式大,一般多為轎車發動機采用,近年來在一些中型車輛上也開始采用。
對散熱器的要求是,必須有足夠的散熱面積,而且所有材料導熱性能要好,因此,散熱器一般用銅或鋁制成。
2、風扇(fan)
功用:提高通過散熱器芯的空氣流速,增加散熱效果,加速水的冷卻。風扇通常安排在散熱器后面,并與水泵同軸。當風扇旋轉時,對空氣產生抽吸作用,使之沿軸向流動。空氣流由前向后通過散熱器芯,使流經散熱器芯的冷卻水加速冷卻。
3、水泵(waterpump)
功用:對冷卻水加壓,加速冷卻水的循環流動,保證冷卻可靠。車用發動機上多采用離心式水泵,離心式水泵具有結構簡單、尺寸小、排水量大、維修方便等優點。
離心式水泵主要由泵體、葉輪和水泵軸組成,輪葉一般是徑向或向后彎曲的,其數目一般為6-9片。
當葉輪旋轉時,水泵中的水被葉輪帶動一起旋轉,在離心力作用下,水被甩向葉輪邊緣,然后經外殼上與葉輪成切線方向的出水管壓送到發動機水套內。與此同時,葉輪中心處的壓力降低,散熱器中的水便經進水管被吸進葉輪中心部分。如此連續的作用,使冷卻水在水路中不斷地循環。如果水泵因故停止工作時,冷卻水仍然能從葉輪葉片之間流過,進行熱流循環,不致于很快產生過熱。
4、冷卻強度調節裝置
冷卻強度調節裝置是根據發動機不同工況和不同使用條件,改變冷卻系的散熱能力,即改變冷卻強度,從而保證發動機經常在最有利的溫度狀態下工作。改變冷卻強度通常有兩種調節方式,一種是改變通過散熱器的空氣流量;另一種是改變冷卻液的循環流量和循環范圍。
通常利用百葉窗(fanblind)和各種自動風扇離合器(fanclutch)來實現改變通過散熱器的空氣流量。
百葉窗是調節空氣流量并防止冬季凍壞水箱,多用人工調節,也有采用自動調節裝置的。
風扇離合器是置于風扇傳動機構中的離合機構,可根據發動機的溫度自動控制風扇的轉速,調節扇風量以達到改變通過散熱器的空氣流量,它不僅能減少發動機的功率損失,節省燃油,而且還能提高發動機的使用壽命,降低發動機的噪聲。常見的風扇離合器形式有硅油風扇離合器、機械式風扇離合器、電磁風扇離合器及液力偶合器等。硅油風扇離合器應用的比較廣泛。(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董鵬)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