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躍進 2021年新能源市場關鍵詞盤點
時間可以打磨一切,就像2021年成熟的新能源市場。當你還在試圖用悲觀觀望的眼光去批判它的時候,短短的一年時間,這個全新的汽車市場已經用無數的理由證明電氣化時代真的來了,不會再給你猶豫的機會。
從幾年前的高額補貼換不來銷量,到現在的“補貼”下,產能和銷量都有所提升。2021年,新能源市場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中國作為最大的消費國不斷展示一切。新車種類翻了一番,銷量翻了幾年前的產能,圈里的熱門話題也從底盤、變速箱和發動機變成了電池、電機和電控。在這一系列的變化中,任何一個汽車圈的從業者都會在2021年的最后一刻感嘆:時代巨變,猝不及防。
今天的內容,我們也希望通過盤點2021年新能源行業的五大關鍵詞,與大家分享過去一年新能源給整個汽車行業帶來的巨大變化。
●新能源汽車銷量:微型車已經賣了SUV。
銷量是市場增長的最好證明。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國,中國在2021年開啟了新能源市場的新格局,無論是車型還是最終銷量成績。
2021年1-10月,根據全國乘客協會數據,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保有量達26萬輛,同比增長36.1%。與整個汽車市場的銷量相比,新能源汽車的增速是穩定的。但與前兩年相比,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告別爆發式增長,開始進入穩步提升的時間點。雖然一線城市在燃油牌照有限的情況下大力引導消費者接受新能源產品,但2021年整個市場銷量的明顯提升足以說明用戶正在理性接受新能源汽車。一方面,汽車品牌結合消費者購車需求,更有針對性地推出新車型,同時,也在抓住每次發行號牌的時間點,加大推廣推廣力度,結合綜合因素,2021年新能源市場規模將大幅增長。
2021年新能源銷量數據中,主要增長點集中在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變化不大。在純電動汽車領域,微型車仍是絕對主力車型,是銷量增長的突出點,占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的53.35%。當然,這一表現也說明,目前很多新能源車主依然以“中標”為首要目的,這也導致汽車品牌在微型電動車上投入了較高的營銷資源,而緊湊型車的關注度和購買力明顯不足。
根據中汽協2021年1-11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排名,累計銷量前兩位的分別是北汽新能源EC系列和郅都D2,均為微型車,銷量數據遙遙領先。作為2021年的新車型,比亞迪新能源自推出以來銷量一直呈上升趨勢。截至11月,累計售出26277輛,獲得第三名。
點評:從2021年前11個月的銷量成績可以看出,除了最受歡迎的微型車之外,年度全新SUV電動車也成為了用戶關注的對象。以比亞迪宋新能源(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榮威RX5新能源(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為代表的兩款電動SUV,非常有針對性地滿足城市用戶的通勤需求,以更多優勢空受到青睞。我們有理由相信,2021年,SUV電動車將繼續受到追捧,小型電動SUV可能成為汽車品牌在新產品上的主要發力點。
●新能源汽車牌照:丟棄率高達20%!
2021年的車牌,依然是一線城市購車者的首要問題。由于燃油牌照數量收緊,搶占新能源牌照指標成為解決購車難題的必由之路。以北京為例。2021年乘用車年度配額15萬輛,其中新能源牌照配額6萬輛,燃油牌照中簽率已經超過800:1。轉換思路搶占新能源車牌指標已成為當務之急的“大事”。
結果,2021年才過了4個月,北京的新能源牌照指標就全部用完了,很多猶豫不決的用戶想換應用已經來不及了。最新消息,2021年北京乘用車指數再次收緊時,新能源牌照指數也將首次超過燃油車指數,但即使你現在申請,也可能在2021年盡快拿到指數。短短一年的時間,原本被消費者不屑一顧的“電車標識”就成了成千上萬人追捧的對象。
“中國乘聯會在2021年10月發布的月度報告中提到了北京的放棄。”
但2021年仍有大量用戶中標后選擇放棄新能源許可指標。根據北京交通數據,1-7月,北京新能源乘用車數量僅為3.34萬輛。截至8月底,近萬個指標因到期無法使用,丟棄率超過全年指標的20%。無效配額將回滾到索引數據庫,并將繼續根據申請表進行分配。
我曾經在2021年10月做過一個簡單的民意(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調查,列出了5個選項供大家投票,說明大家放棄新能源指標的原因,其中“好的太貴,便宜的不用擔心”占比最高。
調查涉及的5個選項基本涵蓋了新能源面對購買時對“中標者”的恐懼,也直接驗證了銷量增長背后仍有大量行業問題有待解決。在反饋中,用戶的心理矛盾主要從兩個角度產生:對新能源汽車的信任和剛需買車。除了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問題,買車后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比傳統燃油車復雜,電池壽命和產品穩定性依然是困擾潛在新能源購車者的首要問題。
與此同時,當消費者逐漸了解新能源汽車的知識后,如何應對充電問題就成了一件大事。一線城市私人停車位緊張,安裝電樁的問題無法解決,完全靠公共充電是無法維護的。這個問題也從根本上消除了一些“中標者”的購車計劃。
提出“重在參與,不只是需要”的用戶選擇申請新能源指標更多為“賬號”。但由于補貼減少,“賬號”預算增加,很多人放棄了指標。
2021年主要參與新能源指標申請的群體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大部分都是首次申請新能源汽車指標,因為燃油指標的成功率太低,這類人拿到指標后購買車輛的可能性非常高。畢竟,對車輛的需求很大。還有一部分人跟風參與新能源汽車抽獎,有“占號”等著看的心態,但購買欲望不強,不急著買車。
點評:銷量的增加掩蓋不了新能源市場依然存在的問題。在新能源汽車產品力不斷提升的同時,新能源汽車的售后服務仍需大幅提升空。進一步建設公共收費設施,收費合理化,改造社區停車位,都是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在購車補貼減少的情況下,用戶購車信心要從服務器端加強,這也是新能源汽車走向成熟的基礎。
關鍵詞:政策、品牌、技術●新能源汽車政策:燃油車進入壽命倒計時。
政策是推動市場轉型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能源汽車離不開政策的輔助引導。2021年,部分國家政府相繼頒布了未來“禁止銷售傳統燃油車”的規定,也強烈“命令”各大汽車品牌進行技術改造。政策一出,奔馳、寶馬、奧迪等一線品牌相繼發布了自己的“新能源戰略規劃”。整體來看,到2030年,全球汽車市場銷量至少有三分之一將轉移到新能源汽車上,中國將成為市場爆發的關鍵。
目前,雖然中國還沒有確定“禁售燃油車”的具體時間表,但工信部已經發布消息,明確表示為了搶占新一輪制高點,把握產業發展趨勢和機遇,中國已經啟動了停止傳統能源汽車產銷時間表的研究。有報道推測,具體時間將鎖定在2030年或2035年。通過近幾年的發展,中國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處于領先地位。再加上政策的不斷上升,幾大廠商也明確了自己的戰略方向,從而保證了中國新能源技術能夠繼續領跑全球。
跟隨政策走向,除了吉利和長安,江淮汽車、比亞迪汽車、北汽集團和SAIC集團也在2021年提出了明確的市場目標。未來五年,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將在車型和銷量上實現更高的突破。
與此同時,“燃油車禁行令”也在2021年掀起了一波話題,而“新舊”能源技術的支持者也無力發出這不一樣的聲音。大多數人對“禁售”持謹慎懷疑態度。主要意見是他們對目前的產品技術成熟度認識不夠,對周邊和售后的服務也沒有信心。這也反映出消費者在看待新趨勢時,不僅僅是考慮車輛本身,比如個人電樁施工、車輛售后服務等。但是,顯然,在這一部分,新能源市場還沒有形成完全成熟的標準。
●新能源汽車品牌:新舊勢力終于相遇。
2021年以來,互聯網公司帶來了“造車”熱潮,蜂擁而至的資本正在滲透汽車傳統制造業。這個創新的大標簽似乎讓造車瞬間就有了很低的門檻。但是當風向變了,潮水退去,誰會是裸泳者呢?在過去的一年里,還有多少新的造車勢力試圖沖出水面?
2021年,互聯網造車熱潮未見,仍有新的資本力量試圖加入這個隊列,但顯然我們更關注的是那些已經到了交付期的品牌,他們的答案都在決定著自己的命運。
這些存活到2021年的新品牌正忙著兌現對市場的承諾。截至2021年12月,我們能夠收集到準確市場信息的新車品牌并不多,其目前的狀態離上市第一步還很遠。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目前距離量產最近的只有蔚來ES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杜云π1和電咖啡EV10,只有蔚來ES8有明確的交付日期。因此,目前我們還不能通過這些信息來判斷他們最終的市場表現。在我們忙于量產進度的同時,后續資金的補充也將是決定他們能否循序漸進的基礎。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有更多的結果,2021年將是最后的生存考驗期,答案終將揭曉。
2021年,國外品牌也在忙于新的合資計劃,全新的合資品牌被鎖定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新的合作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也加劇了市場的技術競爭。誰能先找到合適的伴侶,誰能更快實現計劃,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尤為重要,一切都在與時間賽跑。
2021年,外資品牌積極尋求新的合資車型,這也是受到雙積分政策巨大壓力的逼迫。與中國企業合資成立新能源公司將成為一條捷徑。就目前而言,當更多的國外品牌加入到中國新能源市場的競爭中,也將激發當前中國品牌的技術產品實力,這也是未來必然的趨勢方向。
點評:用戶一定期待品牌間競爭帶來的技術迭代。鑒于中國目前的新能源市場環境,真的有必要打一場“戰爭”來洗去那些不合格的參與者。2021年,新品牌真正進入市場,老品牌也要下大力氣轉型。現在誰最緊張?
●新能源汽車技術:三元鋰電池爆發!
整個2021年,在我心目中,其實對市場來說最驚喜的就是中國品牌在新車型的產品力上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很多時候,我們會希望用戶能夠實實在在地試駕體驗這些車型,從而真正從產品實力上了解新能源汽車的成長。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各品牌共同進入300 km續航技術門檻,消費者最關心的續航短、充電慢問題得到了最基礎的技術支持。目前以10萬元為分水嶺,車型和品牌選擇更多,功能配置和綜合續航兩個技術點形成了明確的價格區間。與2021年中國新能源市場相比,購買更有目的性,車輛對比更清晰。
新能源汽車整體電池壽命的提升,離不開電池技術的全面升級。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中磷酸亞鐵鋰占42%,三元材料占40%,市場份額基本持平。但從2021年開始,三元鋰電池的利用率逐漸超過磷酸亞鐵鋰,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首選。
2021年,工信部公布了8批296輛新能源乘用車,其中三元鋰應用最廣泛,共221款,磷酸亞鐵鋰33款,未知等42款。
由于產能等原因的影響,三元鋰電池在過去幾年并沒有在國內得到廣泛應用。而三元鋰電池具有耐低溫的特殊優勢,非常適合我國北方地區的車輛需求。2021年,三元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廣泛應用,直觀地表明了新一批純電動汽車在電池技術上有了實質性的提升,隨著品牌對電控和電機的不斷優化,三電作為新能源的三大核心,在過去的一年里有了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提升。
總結: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具有強大的消費力,這也促使汽車品牌不斷加快車型的更新換代,“年度換代”成為近年來市場變化的常態表現。續航能力是反映替代車輛技術領先性的主要參考。2021年,市場價10-15萬元的車型續航里程普遍達到300公里,中國新能源汽車也邁上了新臺階。
●全文摘要
2021年,新能源行業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從產品到用戶,技術的不斷成熟帶動了市場規模,人們不敢輕視這片充滿可能性的“土地”。新品牌躍躍欲試,老品牌不敢掉以輕心。沒有人能保證他們能在未來幾年輕松站穩腳跟。就連看似暫時領先的特斯拉,也隨時可能被新技術沖走,與時間的賽跑才剛剛開始。
然而,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市場競爭總是對用戶有利的。只有競爭才能帶來好的產品,只有好的產品才能建立用戶的信心。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中國品牌能否真正從“彎道超車”的理論中脫穎而出,將在2021年有新的答案。
祝福一直努力的中國品牌,也祝福力爭上游的互聯網新人。記住,一切都在與時間賽跑。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