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看好誰?手機廠商紛紛加入汽車戰局
在雷軍正式宣布小米要造車的第二天,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在華為2021年年報會上這樣說道:“現在造車確實是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也成為了一個跨界的話題。信息通信技術公司不談汽車似乎已經過時了……”沒想到,話音剛落,“紅衣教主”周就高調登上360舞臺,宣布將與哪吒車攜手組成“吵搭檔”,加入互聯網。
截至目前,華為、小米、360、創維、OPPO、魅族等在手機領域取得/仍在取得成績的企業已經進入汽車圈,直接或間接參與汽車制造。他們手握用戶、技術、生態,為汽車行業注入新的力量。我們可以把這些企業歸為“造車新勢力2.0”企業。但是,我們不禁要問,從做手機到做汽車,這是跨界的時尚還是刻意的決定?他們是改革者還是追隨者?你看好他們的“汽車夢”嗎?歡迎在文末投票,與我們進行互動討論。
近年來,汽車圈最熱的詞可能就是“跨界”,手機廠商也成為跨界大軍中的一員。中國最早的跨界代表可以追溯到樂視,而海外代表則是蘋果。兩個人都選擇了自己的路線,但理想是滿的,現實是骨感的。汽車遠沒有“四個輪子加一部手機”那么簡單。截至目前,華為、小米、360、創維、OPPO、魅族等廠商也紛紛進入市場。他們如何選擇參與造車?權衡之后,每個家庭給出了不同的答案。
■華為:從供應商到合資車企,野心越來越大。
自宣布進入汽車圈以來,關于華為是否不能造車的討論從未停止過。雖然華為一直在造謠,但是當我們想到任曾經拍桌子說華為沒有造手機的時候,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而且,從財力、人力、能力來看,華為似乎可以分分鐘造出車來。
那你為什么這么急著造謠呢?因為華為剛剛進入汽車局,無法與車企“搶飯碗”。如果是供應商角色,則是汽車公司的合作伙伴;如果是造車角色,就是“野蠻人”。因此,憑借領先的實力和服務意識,華為已經成為汽車圈的明星企業。車展上唯一一個車企老板排隊預約參觀的展臺,就是華為展臺。
然而如今,華為的野心越來越大。曾經反復強調“不造車,專注ICT技術,做汽車增量零部件供應商”的華為,越做越大,開始“與車企打造一些新的商業模式”,即與BAIC、長安汽車、廣汽集團合作打造三個子品牌。目前搭載華為自動駕駛技術的華為HI版極限福克斯(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αS已經預售,兩款車型的預售價格分別為38.89萬元和42.99萬元。華為、長安、當代安派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推出的高端品牌即將亮相。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雖然沒有自己的品牌,但實際上參與了“汽車制造”的過程。
不僅如此,華為還不滿足于供應商和聯合制造的角色。華為還推出了搭載賽力斯品牌的賽力斯Huawei smart Select SF5,并宣布該車正式入駐華為旗艦店,通過華為全國零售渠道網絡銷售,開創了消費電子行業與汽車行業的融合。據悉,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一個月預定量已經超過6500臺,未來將與華為合作賣車的車企包括BAIC合和、長安、比亞迪。華為計劃在7月底前在200家體驗店銷售汽車,年底前將規模擴大到1000多家。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為不僅在智能座艙、智能網聯、智能充電系統等方面積極發揮技術實力,還為車企做“增量”,也最大限度利用銷售渠道,打通越來越多的汽車上下流程。隨著各方面積累的深入,華為未來推出自有品牌汽車的可能性也很高。
■小米:雷軍親自上陣,用車打通小米生態。
經過75天的調研、85次行業走訪交流、與200多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的深入溝通、4次內部管理層討論、2次正式董事會會議,小米正式啟動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開始造車。實際上初期投資100億元,未來10年預計投資100億美元。更關鍵的是,雷軍將親自上陣,擔任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的CEO。
可以說雷軍的入場非常漂亮,贏得了很多汽車行業人士的認可。從業務層面來說,小米是以全資子公司的模式自己做,不缺錢,不缺用戶,不缺技能,不缺人才。感覺是萬事俱備之后的決定,來源于用戶的需求,有實力對他們負責。從雷軍的角度來看,他不僅在汽車行業積累了廣泛的人脈,而且做了充分的研究。他在演講中不僅談到了自己的初心,還談到了自己未來的目標愿景,甚至還親自帶隊。他還表示,“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個重大創業項目,我愿意用我這輩子積累的所有成就和名聲,去為小米汽車而戰。”口若懸河,讓人感到興奮。
更重要的是,小米造車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在小米的長期戰略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未來,小米將為米粉提供從個人設備到智能家居、智能辦公、智能出行的全方位智能生活,小米汽車將作為移動出行的重要載體,助力打通生態鏈。
當然,汽車行業產業鏈復雜,項目龐大,投資巨大,安全要求極高。雷軍能否在兼顧手機等業務的同時,對造車給予足夠的重視,并在5-10年內持續投入,對于小米汽車的成長至關重要,這一點我們還需要做和看。
■ 360:穩住第二股東,攜手哪吒汽車“搗亂”
雷軍造車的熱情感染了很多人,360公司創始人周就是其中之一。5月11日,周正式對外介紹360智能汽車戰略,攜手打造造車新勢力哪吒汽車,進入汽車圈。
和雷軍一樣,周也分享了自己的造車激情,直言這是深思熟慮的結果,直接體現在360的造車模式上——不像華為和小米的路,沒有大面積合作,也沒有單打獨斗,而是和一家汽車公司深深捆綁在一起,投入資金、技術和思維,堅定控股第二股東。
周說:“手機故障后,我深深體會到做硬件還是有很多硬件專長的。有了好的硬件基礎,我們的互聯網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用戶體驗都可以發揮作用。”周給出了他選擇哪吒汽車的兩個理由:第一,經過系統調研,新車公司最多有300多家,然后能量產的車就有20多家。從銷量來看,標準是年銷量超過1萬輛。最后只有蔚來、理想、小鵬、魏瑪、哪吒、零跑,最后我們選擇了哪吒。
其次,在高層性格方面,受傳統車企影響,嚴謹內斂的和幽默雄辯的周相輔相成。周開玩笑說,第一次見到,他以為是生產線上的工人。同樣,周認為哪吒只會埋頭工作,不會搞宣傳營銷,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周才看中了這支隊伍,空雙方互補差距很大。
具體來說,360無疑在安全性上更勝一籌。通過此次與哪吒汽車的合作緣起,可以撼動整個汽車行業的認知,進而對汽車安全問題有更全面的了解,做好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互聯網安全相關產品;對于哪吒汽車來說,360不僅是長期的贊助者,在人力、技術、創新等方面也會吸收360的理念。未來,高性價比的“十萬級”智能汽車將是雙方合作的主要方向。
當然,關于360車還有很多疑問。周也直言不諱地表示,自己已經50歲了。很多人問他這個年紀在擔心什么。他給出了答案:“我聽天由命”,同時還為哪吒汽車做了廣告。羅永浩也在社交平臺上這樣稱呼他:“嗯,人生無止境,輾轉反側,這就是創業。”
雖然所有的車都上市了,但是創維還是很低調的。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創維在造車。大多數人對創維的了解還停留在家電領域。當然,創維曾經立志將手機業務打造成僅次于彩電業務的第二大主業,但最終卻像360一樣收場。
雖然低調,但黃鴻升為創維立下了一個長期的Flag:30:30年爭奪世界前十。根據創維汽車的規劃,2021年至2025年至少將推出4款全新純電動汽車,未來將形成以純電動汽車為主、混合動力等能源動力汽車為輔的全動力車型產品矩陣。
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鴻升
創維的實力如何?事實上,創維汽車是開沃汽車旗下的一個智能汽車品牌。早在2010年,黃鴻升就在南京成立了開沃汽車,并收購重組了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2021年,開沃汽車進入新能源商用車市場。目前已積累10年新能源汽車技術,掌握“三電”技術能力。開沃汽車在南京、深圳、武漢(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徐州、呼和浩特、Xi、渭南設有七個生產基地。這樣,創維的跨界造車積累了多年,準備充分。
創維汽車的推出,可以實現創維智能終端的延伸和推廣,打造多樣化的智能生活場景。從這個角度來看,創維汽車的初衷和小米差不多。智能方面,創維汽車將通過Sky系列技術家族的N項智能技術為品牌賦能;在銷售渠道方面,創維汽車計劃通過新零售渠道和傳統渠道打開局面,如今創維汽車擁有近百個經銷商網絡。
然而,創維仍面臨許多問題。比如用戶雖然認同創維的電視,但不一定認同創維的手機和創維的汽車。另外,30年的Flag真的太遠了,有營銷嫌疑。如何做好當下可能更重要。
■ OPPO:推動車機互聯研發,造車可能性極小。
另一家手機廠商OPPO在汽車方面也有不少動作。今年1月,OPPO正式公布了一組與“防碰撞提醒方法、裝置、車載設備和存儲介質”以及“測距裝置、測距方法、攝像頭和電子設備”相關的發明專利,均與自動駕駛和無人駕駛汽車相關。3月11日,OPPO宣布其新發布的高端旗艦Find X3系列手機與LI達成合作,實現車機互聯。據官方介紹,Find系列手機是Li ONE中藍牙車鑰匙,接近車時可以自動解鎖車門,還可以遠程為車開窗鳴笛。
那么問題來了,OPPO有沒有可能自己造車?據悉,OPPO已經在為“造車”做準備,并對產業鏈資源和人才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但尚未正式成立。
即便如此,OPPO也不太可能自己造車。OPPO創始人陳明永曾表示,OPPO未來的定位將是科技公司,而不僅僅是手機公司,他一直在考慮造車。在他看來,智能手機只是OPPO服務用戶的載體,未來不僅是OPPO,整個行業都不會有純粹的手機企業。他認為:“我們要么不做,要么做自己擅長的事情,而不是自己造車。如果汽車行業未來十年造不出好車,OPPO可能會造一輛,但目前還沒有這種可能。”
所以總體來說,智能網聯系統和萬物互聯是OPPO切入汽車賽道的方向,相關人才已經吸納。此前,小鵬首席科學家郭延東加入OPPO,將在OPPO研究院牽頭智能感知和交互兩大核心任務。未來,相信OPPO在智能互聯方面的投入會越來越大。
■魅族:車載系統Flyme即將發布
和OPPO一樣,魅族不會靠自己造車進入汽車賽道,而是做自己更擅長的事情,在車機互聯中尋求一席之地。4月29日,魅族科技宣布,針對車載系統的Flyme首款合作車型將于4月30日正式發布。Flyme是魅族為基于安卓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量身定制的操作系統。是魅族設計理念在軟件更深層次的體現,也是魅族手機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被魅族稱為“產品之魂”。
然而,魅族讓關注它的朋友等待孤獨。4月30日,魅族科技正式宣布與MINI(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合作,推出名為“18”的魅族彩繪MINI JCW(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賽車,將參加2021大師賽挑戰賽。換句話說,魅族的出道更像是一個頭銜和贊助,Flyme for Car車載系統還沒有正式發布。不過,魅族將業務拓展到汽車領域的意愿也已經揭曉,未來的進一步行動可能還在醞釀中。
編輯評論:
與國內第一波造車新勢力相比,華為、小米、360、創維、OPPO、魅族不僅擁有廣泛的用戶群體,還掌握著前沿技術和海量數據,可以給傳統車企帶來不同的思路和創新。我們可以稱他們為新造車勢力2.0的代表。
從做手機到做汽車,既是他們實力和技術的延伸,也是判斷汽車行業前景的必然。相比手機屏幕,車載屏幕帶來無限空房間,為各類生態融合提供了絕佳載體。此外,這種跨界也源于這些廠商在和平時期的意識:智能汽車結合了龐大的產業鏈和前沿技術。進入這條賽道后,他們不僅能打開萬億美元的藍海市場,還能保持競爭力、創新力、留得住。對于華為、小米、360、創維、OPPO、魅族來說,這可能是他們進入汽車圈更重要的驅動力。除了他們,海信、聯想、索尼、中興等企業也有望成為新勢力2.0團隊的一員。
當然,雖然都在積極進入汽車行業,但這些企業的進入姿態并不相同:華為有望覆蓋汽車產業鏈除制造業以外的所有分支;小米和創維都是自己造車,但不同的企業定位和用戶群體也會導致兩種完全不同的造車思路。30兼收并蓄選擇與某汽車公司深度合作,這為其了解汽車行業開了個好頭;OPPO和魅族將加快在車機領域的R&D布局,為車企和用戶提供更好的互聯系統。相比之下,你更喜歡誰?歡迎與我們互動并留言。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