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恒大汽車和小米造車您更看好誰
對于目前的汽車消費市場來說,“造車新勢力”或者“跨領域造車”已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說起今年最大的一波新勢力,想必小米和恒大肯定會盡一份力,而且會持續幾個月,成為大家飯后的談資。當然,這兩位創始人分別在高科技圈和地產圈,讓無數消費者看到了新的選擇。
在2021上海車展上,恒大官方一口氣向消費者展示了9款車型,仿佛在告訴消費者自己的強大能力。小米只是一個汽車項目,沒有更多實體展示給消費者,所以錯過了這次車展。雖然恒大當天聲勢浩大,但很難說大部分流量都被特斯拉展臺維權搶走了。但憑著敏銳的嗅覺,我們還是走訪了上海/北京附近的恒大展臺、商圈、小區、學校,隨機采訪了一些路人,聽聽他們對這兩股力量如何進入汽車圈的看法。
本文中,Suda★受訪者主要是80后和90后,年收入在10-25萬之間,大多數家庭至少有一輛車;★76.7%的受訪者對小米汽車較為樂觀;★雷軍和小米的品牌形象非常正面,看好小米生態和日常出行的結合;★恒大的資金實力確實很強,但在造車領域,錢不是萬能的;
●恒大、小米現狀☆恒大汽車
2021年2月20日,恒大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0億美元,正式開啟恒大造車之路。同年8月,恒大正式宣布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將通過球衣胸前的LOGO命名為恒馳。11月,許家印喊出了“買買買、合、圈、大、好、好”的15個字公式。
2021年8月,恒大正式發布六款車型,分別是恒馳1(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6;11月,恒馳標志發布。2021年2月,恒大開啟冬季測試,許家印親自站在平臺上。不久后,恒馳7(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8、9通過視頻發布,產品陣容擴大到9臺。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恒馳1-9的9款車型集體亮相上海車展。
☆小米汽車
小米觸電造車的第一個傳聞是在2021年。小米科技有限公司近十項與汽車相關的專利在國家專利體系中公開展示,但很快就被小米官方辟謠,稱該汽車與小米無關。2021年,雷軍親自投資了蔚來汽車和Xpeng汽車。2021年,小米集團成為Xpeng汽車新的戰略投資伙伴。
2021年5月,小米商城發布了海報《造車?我們是認真的!”然后官方傳言。今年6月,他申請了“小米汽車”商標注冊,還申請了相關圖形商標注冊。12月,有消息稱小米“藍天計劃”將與比亞迪合作造車,隨后官方辟謠。
2021年2月,小米集團創始人小米決定進軍造車行業,并親自帶隊,隨后正式傳聞。3月,官方宣布成立小米電動車,雷軍擔任新公司CEO。初期投資100億元,未來10年預計投資100億美元。同年4月,小米正式注冊“米車”商標。
在快速了解了恒大和小米的整體情況后,我們來看看這次隨機街頭采訪的結果,看看你是如何看待這兩大勢力進入汽車領域的,你更看好哪一個?
●誰更看好恒大/小米——受訪者是什么樣的?☆受訪者年齡分布
從上面的年齡分布數據圖可以看出,受訪者的比例主要在20-40歲之間,也就是80后和90后,他們也是目前汽車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將能夠輸出一些更加務實、貼近生活的觀點,這可能也是目前大多數人的消費觀點。當然,少數00后、70后受訪者也會提供更新鮮、更傳統的消費理念。
☆受訪者收入分布
有幾個受訪者還是00后的學生或實習生。他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是家庭支持,其余的都是兼職和實習,所以年收入不到10萬元。另外,面試官的工作崗位包括公務員、公司員工、攝影師、互聯網從業者、汽車行業、個體戶等,所以他們的年收入基本在10-25萬元的范圍內,買車的參考價格基本在15-30萬元的范圍內,而年收入在25-50萬元的受訪者基本買車都在30萬以上部分年收入50萬以上的受訪者對于選車的想法比較零散,有些比較經濟實用,有些更喜歡不看價格。
☆受訪者家庭用車
在家庭汽車擁有方面,大多數人至少保證了一輛家庭汽車。在有車的家庭中,燃油車和新能源車的比例是2:1,或者說燃油車是主流。所以我們問下次換/買車的時候會不會優先考慮新能源車。
在已擁有新能源汽車的受訪者中,均表示愿意繼續選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便捷性、經濟性、科技性和舒適性得到充分認可。在還沒有新能源汽車的受訪者中,愿意或不愿意選擇新能源汽車的基本都是五五開。固定充電樁是阻礙他們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最大麻煩,有人說等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更成熟的時候再考慮。那么,作為跨界車的小米和恒大,他們會更看好誰呢?
●誰更看好恒大/小米——為什么?☆恒大和小米誰更看好?
面試前和幾個同事討論過,因為之前恒馳1模型車在路上跑的風波和展示車的反胎裝配,真的感覺有點打鼓。雷軍的個人領導力和整體日常務實風格讓我們認為小米會更加樂觀。通過數據展示,確實印證了我們的想法,但沒想到的是,他們會以如此大的優勢受到青睞。接下來看看他們為什么選擇小米或者恒大。
☆看好小米的原因:
在我們的隨機采訪中,76.7%的受訪者選擇了小米,他們選擇小米的原因各不相同。有些回答者的回答比較感性。他們主要信任雷軍的個人魅力和小米的品牌形象,認為小米也有互聯網思維,更懂年輕人的需求。更理性的回答還有一部分是,小米的造車跨界范圍小。以現有的智能生態和供應鏈關系,小米造車會比早期的新勢力相對容易一些。
受訪者:“我會選擇小米,我覺得是出于品牌價值認同,恒大覺得很不靠譜。在恒大收購德國公司之前,產品沒有變化。事實上,制造汽車根本沒有基礎。小米有些聰明?!?/p>
受訪者:“之前用過的小米產品都留下了積極的印象,無論是造型還是科技實力都更討年輕人喜歡?!?/p>
受訪者:“小米在手機和互聯網思維方面有成功經驗。雖然恒大有錢,但小米不缺。”
受訪者:“畢竟雷軍親自帶隊,加上小米完整的生態,感覺更靠譜?!?/p>
雷軍在3月30日小米品牌日正式宣布小米進軍電動汽車市場。雖然汽車圈有很多激烈的討論,但很多人在采訪中第一次聽說小米想造車。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正面的,這與小米在智能家電領域的良好口碑密切相關。此外,“Reebs”的個人魅力也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小米造車的公告發布后不久,雷軍就在微博上問消費者想要什么樣的車。期待價格區間和是否要延伸小米品牌,這樣的舉動無疑會增加消費者的好感。
受訪者:“電動車越來越被市場視為電子產品,所以從營銷的角度來看,小米在這方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量;從產品方面來說,恒大和小米都會找人代工,看誰在品控、成本、質量上能做得更好。所以,已經生產硬件的小米,肯定略勝一籌。從R&D的角度來看,電動汽車的核心技術是三電。在這方面,兩者都沒有優勢,都要采購,然后還要智能化。毫無疑問,這一定是小米優越,另一個附加值是小米積累了多年的智能設備,還可以開發很多噱頭,比如汽車和智能家居的結合。所以總結一下,我選擇小米?!?/p>
受訪者:“我很期待小米造車,說不定能把車的智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比如我說“小愛同學”“我在這里”“給我比前面的車多!“好的”“霧”...’,多刺激啊。"
受訪者:“未來,汽車就是簡單地給手機加四個輪子。那么小米自然會造車。這一定是真的做的。無論你在家里、在工作中、在路上,還是走到哪里,真的離不開小米?!?/p>
小米的生態鏈來自手機、電腦等個人設備;掃地機器人、冰箱等智能家電;然后去打印機等辦公用品。它的產品涵蓋了生活的很多子場景,種類非常豐富。這種一切都可以互聯而不需要跨系統的狀態,真的在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
其實科技公司和汽車公司合作是很常見的,這種強強聯合的造車模式現在也有,但是像小米這樣的人自己造車的就很少了。所以引起了很多猜想和期待,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會收到一些質疑的聲音。
受訪者:“不要看好小米、五菱等能打這么多年成本控制最好的車企?”電動車門檻低,但電池、電機、底盤等。都需要購買,核心技術沒有利潤。而且對不起,小米的設計一般。。。"
受訪者:“10年100億美元聽起來很多。造一輛車真的夠嗎?小米基本從0開始,但不到2-3年不要像樂視。”
受訪者:“造車不能脫離實際。你自己沒有工廠。你能造什么?找人代工,哈弗和比亞迪自己的車都生產不出來。怎么能給小米造車?想找個不靠譜的公司代工,質量誰信?”
可以看出,受訪者對小米的資金和設計問題仍有疑慮,這也讓小米汽車的首款產品顯得尤為重要。不過,說小米是造車新手也不太準確。要知道,雷軍曾經參觀過特斯拉工廠,投資過蔚來和Xpeng汽車。相信這些都會成為他自己的造車經驗。關于代工,目前最接近小米的是寶沃已經成為其代工,但尚未正式確認。
☆看好恒大的理由:
相比小米,更看好恒大的人不僅少,而且選擇的理由也相對簡單。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是恒大的資本實力,確實很有特色。還有人表示對許家印的信任,相信只要他想做好,他就能做好。在不樂觀的另一方聲音中,質疑恒大造車初衷的聲音比較響亮,也有人認為造車領域錢不是萬能的。
受訪者:“恒大地產業務有輸血。雖然缺乏造車經驗和技術積累,但很多技術和人才都可以通過金錢獲得。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房地產設施來填補造車“挨家挨戶造車”的巨額資金,這樣這個項目才能持續發展?!?/p>
受訪者:“恒大能在上海車展一次拿出9輛車,是其他新勢力車企望塵莫及的。此外,人們有金錢、土地和技術,他們完全獨立于他人。只要做得好,肯定沒問題。”
去年,許家印宣布恒大“買、合、圈、大、好”的戰略,通過一次“買、合、圈”的操作,解決了造車必備的零部件、工廠、人才、技術等條件,讓人們認識到“鈔票”的偉大能力。上海車展九款車的發布也實現了“大”戰略,現在只是一個“好”,但這個“好”是否能用錢解決,更多的人站在了對立面。
受訪者:“關于恒大的負面消息太多了。前面有向后安裝的輪胎,然后有車展展示車型。我感覺恒大會制造聲勢,一堆空洞,不夠真實?!?/p>
受訪者:“恒馳的車大部分都只是設計完成的。要說量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估計恒馳5(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是實現量最快的一款。恒馳5的外觀還是挺不錯的,但恒大宣傳最大的優勢就是股價暴漲。但也有缺點。首先,汽車的設計更新非??臁D悴荒芡瑫r開發這么多汽車。經過兩年的設計,可能已經過時了,新車也失去了神秘感和新鮮感?!?/p>
受訪者:“低價征地,高調上市,一波高股市套現,然后說造車遇到這樣那樣的障礙,反手一個包賣,又靠土地賺錢,這操作666,資本家真懂得玩?!?/p>
恒大的特殊地位讓自己充滿話題,一些非常規操作也會放大其問題。我們這些吃瓜的搞不清楚這個操作到底是真青銅玩家的逆向思維,還是王者的逆向思維。不過前期勢頭很大,我們真的希望盡快看到實際產品落地,否則難免讓人懷疑恒大造車的初衷。此外,我們還查看了恒大汽車工廠的熱圖和庫存信息。
目前恒大的工廠還處于比較冷清的場景。根據此前消息,恒大將于2021年底開始試生產。我希望到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火爆的場面。此外,在經歷了最初的瘋狂之后,恒大最近的股價表現并不樂觀。希望這也能激勵許家印老板盡快量產車,完成“買、合、圈、大、好”——“好”的最后一個環節。
摘要
事實上,無論小米還是恒大,這些新跨界造車企業面臨的困難、挑戰和理想,以及蔚來、小鵬面臨的困難、挑戰和理想,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更加成熟的消費觀念、更加透明的市場環境,都將形成更加嚴峻的創業環境。他們能否突破重圍,引領新時代?讓我們期待吧。那么,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更看好小米/恒大誰呢?期待在下面投票,并在評論區留下精彩評論。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