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VS熱度 多少錢的純電動車最有前途
從一開始,國內新能源汽車就有著不同于傳統燃油車的發展路徑。在政策補貼和汽車行業智能化、電氣化、共享化的推動下,這種不同的表現變得越來越明顯:如果說國內傳統燃油車市場是通過學習國外從低到高發展,那么新能源市場則呈現出低端和高端的“兩頭忙”,以及中端市場缺失的“啞鈴型”模式:大部分消費者要么選擇初級入門車進行車牌和家庭交通,比如Zotye E200;或者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選擇特斯拉等高端純電動汽車體驗。這讓新能源市場就像我們日常健身用的啞鈴——兩頭粗中間小。然而,從2021年開始,這種模式也在改變。通過大數據及相關車型提供的數據,我們嘗試分析中國不同價位純電動汽車的熱度,初步預測最有前景的純電動汽車是哪個價位?
30秒內閱讀全文:
●與中國品牌燃油車由低到高的發展路徑不同,純電動汽車處于“低端高端忙,中端稀缺”的啞鈴狀狀態。
●2021年以來,10-20萬元的低端純電動汽車市場呈下降趨勢,20-30萬元和30萬元以上的熱度基數較大,提升明顯。
●國內純電動汽車市場正從“啞鈴型”走向中高端,私人消費市場將聚集在20萬以上的價格區間,在30萬左右的價格市場展開激烈競爭。
★新能源汽車“變道跑快”,呈現“啞鈴”現狀
自2021年以來,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和銷售國。巨大的增幅給國產汽車品牌帶來了機遇和利潤,也帶來了更多的思考,那就是如何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型。2021年中國汽車銷量2887.9萬輛,中國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1084.7萬輛,占比43.9%。然而,合資企業和進口產品仍占“江山”的很大份額。根據2021年國內豪華車、豪華SUV銷量TOP10的統計,以BBA為主的外資企業依然“壟斷”著國內高端市場。
就像中國品牌在尋求高端化路徑和轉型升級一樣,新能源汽車的出現為中國品牌提供了“變道快跑”的機會,其發展不同于傳統車企自下而上的路徑,而是呈現出低端高端“兩頭忙”、中端冷清的“啞鈴型”局面。
在2021年全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中,乘用車占比高達74%以上,而在乘用車部分,純電動乘用車占比也在63%以上。因此,本文主要從純電動汽車和乘用車入手,分析當前新能源市場的發展趨勢。
據協會統計,2021年,微型汽車占國內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的62%,北汽新能源EC(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系列以總銷量78079輛排名第一,排名第二的郅都D2銷量42342輛。前十名車型中,以官方售價10-15萬元的微型電動車居多,而微型電動車和緊湊型純電動車的占比和增速相對較弱。
然而,與此同時,豪華純電動汽車市場正在崛起。以特斯拉在中國的情況為例。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的營收為3.2億美元,2021年為10.6億美元,2021年為20.3億美元。保守估計,2021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電動汽車銷量將超過2萬輛,并計劃在上海建設年產50萬輛的工廠。此外,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首款車型蔚來ES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在去年底上市前就曝光了5000多張訂單,官方定價4480-5480萬元,而ES8 2021年的銷量目標定在2-3萬輛。蔚來人告訴我們,如果現在想訂ES8,就要“排隊”,至少明年要交付。
「S型」
2021年的數據顯示,在微型車和豪華車崛起的趨勢下,中檔純電動車表現平平。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兩頭忙、中間滯”的“啞鈴型”現狀。
★啞鈴狀現狀詳解:不同價位純電動汽車熱度對比
但這種啞鈴狀的現狀正在逐漸改變。更貼近個人用戶興趣意向和購買行為的大數據顯示,2021年用戶對銷量最高、價格區間在10-20萬的電動車的銷售線索數并不是最高的,但對價格區間在20-30萬的純電動車的銷售線索數最高,占比39.7%。
“來源:大數據”
對比2021年上半年的數據,我們會發現10萬以下、30萬以上的電動車用戶線索熱度有所提升,半年熱度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20-30萬區間的搜索熱度也明顯上升。在基數最大的前提下,2021年上半年的熱度和去年差不多。相比之下,10-20萬的電動車關注度相對較慢。
此外,根據協會發布的2021年1-6月銷量前十,比亞迪秦同比增長1286.6%,該車官方指導價在20-30萬區間。郅都·D2的官方價格在10-20萬之間,同比下降33.5%,從2021年的第二名下滑至第十名。此外,2021年排名第5的帝豪EV和排名第8的奔奔EV(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在2021年上半年都沒有進入新能源銷量前十的榜單,這兩款車的價格區間也在10-20萬區間。
郅都·D2
不僅如此,根據大數據提供的“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特定車型用戶銷售領先熱度”數據圖表顯示,2021年以來,10-20萬價位純電動汽車的領先熱度并不樂觀:包括郅都D2、北汽新能源EC系列、Zotye E200在內的多款車型熱度均有明顯下降趨勢。
“來源:大數據”
我們可以初步判斷,與10萬元以下、20-30萬元、30萬元以上的市場相比,啞鈴左側10-20萬元的電動車市場有萎縮的趨勢,這類車的補貼價格在5-10萬元左右。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不同價格純電動車的熱度分析官方指導價10-20萬的純電動車主要是微型電動車。據業內人士分析,微型電動車的銷售主要有兩個領域:競爭性低速電動車市場和分時租賃。一般來說,有三個因素直接限制了微型電動汽車的發展趨勢。
在補貼方面,政策的調整對電動車續航里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月12日,新能源汽車最新補貼政策正式實施,指導價在15萬元左右的微型電動車市場受到直接影響。據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1年,微型電動車銷量逐年增長。2021年,微型電動車銷量占純電動汽車的62%,但今年6月,其市場份額已降至34%,逐漸失去與10萬以下低速電動車的競爭優勢。郅都D2銷量大幅下滑,面臨整改。由于暫停銷售,BAIC新能源EC180也被經銷商撤下。在接受我們采訪時,BAIC新能源高管否認暫停銷售,但他表示,在新的補貼政策下,EC系列應該進一步升級。此外,BAIC新能源也在重點發展中高端品牌ARCFOX,并推出私人換電模式應對續航里程問題。據BAIC新能源內部人士透露,換電模式可能存在不同的補貼模式,這也是BAIC正在努力的方向。
“北汽新能源EC180”
在分時租賃方面,微型電動車成本低、易操作的特點使其成為共享汽車的首選。但這一領域仍存在兩大危機:一是越來越多的車企和滴滴等車輛運營商進入共享領域,競爭不斷升級,對產品的要求也在提高;二是分時租賃盈利前景仍不明朗,國內多年仍無大規模成熟運營商。
但在私人消費領域,10-20萬的微型車市場對私人消費者的吸引力還停留在低成本、牌照等方面。,但電池壽命短的問題是齊頭并進的,不適合長途旅行。此外,在純電動汽車銷量最高的北京,新能源牌照申請難度越來越大。據北京市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主任牛介紹,2021年個人新能源乘用車配額為5.4萬輛,但今年2月26日,5.4萬輛新能源乘用車已全部配置完畢,申請私家車的人數已超過28萬人。這意味著,如果政策不調整,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將不得不等到2023年以后,這也極大地限制了“通過購買低端純電動汽車套牌”的消費心理。
★啞鈴右:高端純電市場快速崛起。
相比逐漸收緊的啞鈴形左市場,啞鈴形右——高端純電市場正成為國內外車企的主力發力點。
以特斯拉為例。根據的大數據統計,從2021年至今,特斯拉Model 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Model 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銷售線索一直火爆,與上面列舉的微型電動車代表的火爆趨勢完全相反。
“來源:大數據”
就國內造車企業而言,無論是傳統車企的新能源業務,還是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造車新勢力,都是瞄準中高端純電動市場。2021年已經/計劃交付的5家新造車企業產品價格均在20萬元以上區間,蔚來ES8直接將首款車定位在40萬以上水平。2021年量產上市的第一批車,如車和家、百騰汽車、愛馳汽車、Ranger汽車、FF汽車等也定位為高端純電車型。
國內高端純電市場之所以是大勢所趨,可以從三個維度來分析。
首先從戰略維度來看:業內資深研究員在接受我們采訪時表示,從保有量來看,中國現有的新能源汽車95%以上都是中國品牌,且以低端產品為主,中國品牌在新能源市場發展的早期就實現了盈利。但隨著新能源合資品牌的崛起,長期來看對中國品牌不利。如果消費者不認可自己的技術,有錢還是會買特斯拉、寶馬、沃爾沃,跟燃油車的情況一樣。顯然,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國內新車廠商,都帶著“顛覆”的標簽而來。如果他們只延續傳統車企的老路,就不再有存在的合理性。在國家的鼓勵和政策支持下,新能源汽車被提升到幫助中國品牌逆襲的戰略高度,這也是中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發展的必然。
其次,從消費維度來看:在消費升級、追求更高續航里程、網聯等多重效應下,10-20萬的微型車市場對私人消費者的吸引力在下降,但對高端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在增加。北汽新能源一位高級官員向我們透露,從純電動汽車保有量來看,北京從去年年底到現在已經過去6個月了,新車只有4000輛。這是不是意味著5萬多指標還沒買車?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消費者還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產品,這也是BAIC新能源與麥格納合作開發20-40萬元中高端市場的原因。
再次,從行業競爭來看:隨著長安、BAIC等車企相繼宣布停售傳統燃油車的時間表,新能源汽車的競爭也在加劇。業內分析人士告訴我們,未來合資企業的新能源區間也是以目前熱銷的燃油車為基礎,價格區間在20萬元左右。這也意味著,國內車企繞過消費者還沒有完全接受的這個細分市場,直接在定位更高的純電動汽車上發力,逐步探索,才是更明智的選擇。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主任楊殿閣教授表示,新能源市場是國內汽車企業“變道跑快”的好機會。以前是“我們做不到,你做得到”,現在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這是中國品牌追趕的機會。以蔚來汽車為例。高端的蔚來EP9(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ES8推出后,計劃今年推出更低級別的蔚來ES6(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而寶沃BXi7(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榮威MARVEL X也瞄準30萬元的市場。
榮威漫威X】
全文總結:某傳統車企高管曾表示,他們之所以還在布局低端,還沒有推出高端純電市場,原因很簡單,怕失敗,怕損失;“特斯拉可以持續虧損,我們不能跟著虧損走。我還不想冒這個險。生存之道不一定要靠這個。”這種意識讓國產電動汽車停留在“低端、低價”的維度,但不可否認的是,變革正在悄然來臨。目前,中國新能源市場仍是低端和高端“兩邊熱鬧”的啞鈴型現狀。低端市場順應當下,高端市場瞄準未來。但從未來趨勢來看,20萬元以上、30萬元左右的價格將是未來大眾消費的密集場所,而這個更傾向于“橄欖枝”的細分市場將是各車企實力競爭的關鍵。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