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渦輪遲滯現象
【太平洋汽車網】缸內集成式排氣歧管可縮短排氣管與渦輪增壓器之間的距離,讓渦輪響應更迅速,排氣效率更高。此外,單渦輪雙渦管設計能有效緩解低速時的遲滯性,使得發動機峰值扭矩的爆發更早。主要是因為該系統將發動機排氣管道按點火時刻相鄰的氣缸排氣管道分成兩組分別推動渦輪工作,具有更強的脈沖增壓。
當你正以60km/h的速度較高擋位巡航,發動機轉速較低,此時你確認安全并保持當前擋位加速,過一會兒隨著發動機慢慢爬升到較高的轉速,一股突兀的動力來襲。G哥理解的渦輪遲滯就是發動機提升至較高的轉速到動力突然來襲之前,渦輪為進氣管路建立所需壓力的這個響應過程,而并不是從踩下油門踏板開始算起。扯遠一句,G哥曾聽說過“達到某某轉速渦輪介入”等等類似的說法,而事實上渦輪每時每刻都在運轉,只是增壓效果不同罷了……
渦輪為進氣管路建立所需壓力的這個過程可以類比于吹氣球(準確的說是在吹有點漏氣的氣球),你是無法在不耗費任何時間的情況下將氣球吹到想要的大小,能做的無非是將這個過程所耗費的時間盡可能縮短,于是一些減輕渦輪遲滯效應的各種技術應運而生,我們首先從廢氣管路也就是渦輪增壓器上游開始說起。
優化的排氣設計缸內集成式排氣歧管可縮短排氣管與渦輪增壓器之間的距離,讓渦輪響應更迅速,排氣效率更高。另外,單渦輪雙渦管設計能有效緩解低速時的遲滯性,使得發動機峰值扭矩的爆發更早。主要是因為該系統將發動機排氣管道按點火時刻相鄰的氣缸排氣管道分成兩組分別推動渦輪工作,具有更強的脈沖增壓。說完了管路我們再從渦輪結構本身入手,看看都有哪些方法減輕渦輪遲滯。
使用小型化輕量化渦輪小渦輪因其質量輕慣性小在發動機低轉速時的響應非常好,很多汽車廠商都會選擇小渦輪來減輕渦輪遲滯現象。不過,使用小渦輪也有它的缺點:當發動機高轉速時,小渦輪由于排氣截面較小,會使排氣阻力增加(產生排氣回壓),因此發動機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使用可變截面渦輪為了讓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高低轉速下都能保證良好的增壓效果,可變截面渦輪技術應運而生。其核心部分就是可調渦流截面的導流葉片,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渦輪的外側增加了一環可由電子系統控制角度的導流葉片,從而調節渦輪排氣側入口處最窄的橫切面積(A);再引入一個概念R——指入口處最窄的橫切面積的中心點到渦輪本體中心點的距離,A/R值直接決定了渦輪的特性。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