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是個障礙!試高爾夫敞篷1.4T豪華版
“預測風力1-2級,實測風力5-6級”,這句話出自高爾夫敞篷車的平面廣告。我一直覺得開敞篷車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者從情感上講,是一種生活態度。帶回家之前,一般不可能理性思考性價比等問題。開篇那句話,應該也符合我對敞篷的理解吧?
為了給高爾夫愛好者提供更多的選擇,5月16日晚,大眾將高爾夫敞篷版導入中國大陸市場,推出了1.4T兩種不同配置的車型,售價分別為349.8元和379.8元。面對這樣的價格,我本想第二天更感性地體驗一下這款全新的高爾夫車型,但最終還是被它的價格拖回了現實。突然覺得和性價比無關。我只能抱著對待新產品的態度試駕,暫時把價格拋到十萬八千里之外...至于高爾夫敞篷車的性價比,編輯在試駕文章后面做了詳細的講解,相信對你選擇敞篷車車型有所幫助。& gt單擊查看
自1979年高爾夫敞篷車量產至今已有五代產品。2021年以來,大眾進口車陸續將高爾夫衍生品引入中國大陸市場。隨著高爾夫敞篷車的推出,到目前為止,高爾夫家族的所有產品都已經正式與消費者見面。
敞篷高爾夫的整體輪廓,準確的說應該是全車下半部分的輪廓,延續了高爾夫家族的設計元素,但從腰線到頂部的部分卻別有一番風味。與MINI(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設計理念不同的是,高爾夫采用了軟頂敞篷,這讓它嘗起來像是一款小型轎跑車車型,MINI即使采用了軟頂敞篷,也需要保持經典的掀背造型。至于高爾夫敞篷車在車頂關閉還是完全打開的情況下看起來不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媒體朋友更傾向于接受后者。
與普通高爾夫相比,敞篷版全車尺寸僅略有變化,長4,246 mm *寬1,782 mm *高1423mm,軸距2578mm,比普通高爾夫車型車身長約40mm,低約50mm。但是高爾夫敞篷車和切掉車頂不一樣,a柱和短尾都做了重新設計。如果你仔細看,你會發現它的a柱比其他高爾夫車型更傾斜,前擋風玻璃更低更平。尾部較短,整車線條流暢很多,同時也更有轎跑車車型的味道。
外觀方面,兩款高爾夫敞篷車有一些細微的區別,比如沒有雙氙氣大燈的舒適版和由15個led組成的日間行車燈。
輪胎尺寸也有差異。舒適版采用米其林ENERGY SAVER輪胎,規格為205/55 R16,更加節能耐用。“豪華版”采用米其林Primacy HP高性能輪胎,尺寸為225/45 R17。
敞篷/車內高爾夫敞篷車全自動電液軟頂開啟時間9.5秒,速度快,關閉時間11.8秒。不過高爾夫軟頂聯動裝置的縱框之間雖然有四個車頂十字弓,但似乎樂趣沒有MINI高。畢竟后者軟頂的前半部分可以單獨折回,形成天窗一樣的效果。
高爾夫敞篷車在車速低于30 km/h時可以打開/關閉車頂,位于扶手箱下方用來打開/關閉車頂的“小扳手”很有質感,在操作時需要一直拉,中途停下來車頂的狀態就會停止。嵌套在其中的是一鍵玻璃升降開關,其最大的亮點是可以一鍵同時控制四個車窗玻璃的升降,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后備箱里有一個黑色的袋子,里面裝著前排座椅擋風玻璃裝置。工廠說可以抗強風,保護頸部,降低噪音,但實際體驗后,似乎安裝和不安裝沒有明顯區別。它是否還有其他重要的功能?我覺得可以保護放在后座方便的東西,或者行李什么的。還應注意,該設備需要手動安裝。雖然拆卸不需要太多,但最好兩個人一起安裝,會更方便。
高爾夫敞篷車內部亮點不多。來自德國的原始材料和設計已經出現在高爾夫家族的其他車型中。前排運動座椅的輕松進入功能也是這類車輛的必備裝備。后排座椅可獨立等比例放倒,通過小開口增加原本不充裕的儲物空間空,行李廂容積可達250升。
試駕期間,我在后排也有半個小時左右的體驗,包括關閉和打開車頂的體驗。對于后排空之間的表現,高爾夫敞篷車還是可以令人滿意的。體驗者身高170cm,坐在后排不會感到壓抑。日常騎行還是有一定實用性的。不過,完全打開敞篷車后,我還是勸你不要坐后排。頭頂上迎面掠過的“大風”真的是久久不能忍受。
本次試駕的主辦方安排在杭州千島湖,道路寬闊筆直,山路蜿蜒。開車經過一大段山路后,難免會遇到塵土飛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路況。這時,只要時速不到30公里,迅速打開/關閉引擎蓋的便利性又一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當汽車軟頂關閉時,靜音效果不會失去硬頂車型。在高速公路上,當車速超過120公里/小時時,與同伴交談時需要提高聲音。
試駕體驗至于高爾夫敞篷車的駕駛體驗,不用說還是高爾夫。轉向力合適,也能隨時貼合駕駛員意圖,通過方向盤就能感受到細膩的路感反饋。它的懸浮訓練不是為了追求運動,而是用韌性和舒適來應對。它不僅可以將顛簸路面的彈跳感降低到一個舒適的范圍,而且轉彎時具有良好的抓地力和循跡性能。
對于進口高爾夫1.4TSI車型的動力系統,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即便如此,編輯還是想多說幾句他對這件事的感受。與國內高爾夫1.4TSI發動機僅采用渦輪增壓不同,進口高爾夫裝備為EA111系列1.4 T增壓和渦輪增壓,雙增壓發動機,峰值扭矩和最大功率均高于前者。
進口高爾夫敞篷版也有同樣的1.4T雙增壓發動機。240牛米的峰值扭矩并不遜色于普通的2.4L自然吸氣發動機,最大扭矩在1500轉時提前到來,這也讓它比單增壓車型更加精致、寬廣、輕快。118kW的最大功率也比單增壓發動機的96kW略高。廠商給高爾夫敞篷版的加速時間為8.4秒,從0到100 km/h,對于“小排量”車來說,這個成績也能讓很多人滿意。
在試駕過程中,這款1.4T雙增壓發動機的動力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在中高速區域,動力響應積極充沛。搭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動力輸出也很平順,時刻都能緊密貼合駕駛者的駕駛意圖。但是發動機在1500轉以下又回到了平庸的表現,說明1.4L發動機拖1.5噸的車身很慢,變速箱頻繁換擋也會給城市低速行駛帶來憋屈的感覺,這個優勢就是省油!當然,再深一點踩油門,雙增壓的充沛動力也會帶來干凈利落的超車動作。
至于7速雙離合變速箱的D擋、S擋、手動擋模式帶來的不同駕駛體驗,之前的試駕測試文章都有提及,這里就不多說了。簡單總結一下感覺“D擋”可以努力照顧日常駕駛,有助于低油耗;“S擋”是比D擋日常駕駛低兩個擋位,提供充沛動力;雖然“手動模式”自主駕駛更有樂趣,但7速雙離合的智能勤快工作狀態,遲早會讓你忘記“手動模式”。
●總結
“享受不封頂的樂趣,吸收溫暖的陽光,吸引路人的目光”,這也是來自高爾夫敞篷車的一句廣告詞。我想這絕對可以說到了喜歡敞篷車的消費者心中。記得我一個老朋友去年做了幾期敞篷話題,問他對敞篷到底有什么感受。答案是——可轉換是一種態度!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向路人炫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資本,也可以看作是可以在路上隨時幫你觸摸天空空滿足你對藍天和黑夜的向往空...
然而,在擁有高爾夫敞篷車之前,你有足夠的錢嗎?你準備好偶爾忍受大城市的灰塵了嗎?當然,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做好了面對身邊朋友提問的準備——為什么選擇35萬元?
■寫在試駕文章之后。對于高爾夫敞篷車的定價,雖然編輯不太了解廠家的做法,但這個價格絕對是消費者買車前最大的障礙。如果推薦給想買敞篷車型的消費者,應該考慮嗎?答案只能是否定的,下面詳細說說原因...
高爾夫敞篷車價格公布已經一天半了。截至今天上午10: 00,文章發布了1000多個故事。但是!說實話,編輯已經很久沒有遇到過這么傷心的新車了。在一千多層的留言中,95%對價格不滿意。當然,這部分人群也包括我和我們編輯的大部分同事。
俗話說“愛得很深很痛”,高爾夫至今已有2600多萬用戶,說它是全球最暢銷的車型之一也不為過。高爾夫的每一個小動作都會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但是!前天上市的高爾夫敞篷車帶來的“高”關注度,不僅僅是因為它是“高爾夫家族”的一員。具體原因是什么?想必大家都知道KengDad的出廠指導價大概等于35萬元起的價格。
35萬元還有哪些敞篷車?先看看35萬能買到哪些敞篷車。我們先從品牌上梳理一下。寶馬1系(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120i雙門軟頂敞篷車32萬元,MINI 1.6L COOPER CABRIO 35.5萬元。從品牌層面來說,這兩款車也絕對有權利成為高爾夫敞篷車的標桿。讓我們看看還有哪些車。標致207(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1.6T CC硬頂敞篷為22.68萬元,標致30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1.6T CC硬頂敞篷為30.48萬元。35-40萬元區間還有哪些敞篷車?售價38.58萬元的Megana CC 2.0硬頂敞篷車和售價41.5萬元的MINI 1.6T Cooper Cabrio。
不管是品牌還是車型風格,我們上面講的六款敞篷車,每一款都不輸高爾夫敞篷,是嗎?更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價格都是廠家指導價,不是市場優惠后的價格!說到這里,我想問一下為什么大眾進口車有信心把高爾夫敞篷車的起步價定在34.98萬元。!
編輯也很不解!結果昨天為了試駕新車不帶負面情緒,在試駕會開始前一天晚上就把新車的價格扔到了千島湖底。不然我可能總會有抱怨試駕的心情,但這樣一來,純粹從產品角度很難發現它的優缺點。
如果你想問我?高爾夫敞篷車的價格應該如何合理?雖然我不能用數字回答這個問題,但我不認為高爾夫應該“健忘”。為什么能成為全球最暢銷的車?你應該比任何人都清楚!就像可口可樂一開始沒有貼近平民的產品定位,成為了普通的消費產品,怎么會有現在的銷量和關注度?所以如果你想玩高端,請換大眾集團的品牌。大眾真的不合適。
最后,讓我們宣布一個消息!下周將為您呈現“所有品牌”!《40萬元以下敞篷車推薦》的導購話題,如果之前其他媒體也有類似的話,那就是抄襲。
本文第四頁有兩款高爾夫敞篷車型的詳細參數和配置。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詳細對比一下。
& gt& gt最全面最真實的性能數據,最及時的新車試駕!在評估頻道
參數配置兩種高爾夫敞篷車型的詳細參數和配置表: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