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的反擊 動力電池最好的時代過去了?
今年4月,有兩架國際專機分別飛往波蘭和匈牙利,突破了歐洲通往新冠肺炎的門戶馬奇諾防線。誰在飛機上?為什么他們能讓固執的歐洲人心甘情愿地敞開生活的大門?
答案很快浮出水面。在這兩次飛行中,一次配備了200名技術工人,他們將進入LG Chem波蘭工廠,另一次配備了SK Innovation派往匈牙利工廠的300名員工。
歐洲的電池很著急,國家也很開放。
◆歐洲車企被迫經營
商人沒有利潤就不能早起。燃油車時代,以大眾為代表的歐洲車企控制著汽車行業的話語權,沒有動力大力制造電動車。燃油車賺錢快不穩定香不香?
但歐洲將在2021年全面實施最嚴格的減排規定,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頭頂。為了不被處罰,每個人都必須努力上車,但即便如此,大多數車企還是有很大概率無法完成減排任務。
根據英國咨詢公司PA的計算,今年年初,按照目前的速度,幾家歐洲主要汽車公司將收到巨額罰款。配額方面,大眾最差,可能再被罰款45億歐元,相當于2021年公眾息稅前利潤的25%。
樓主和有錢人都忍不住被罰這么多!
要想在2021年實現減排目標,2021年歐洲電動車銷量必須比2021年多250萬輛。20萬輛是什么概念?
大眾ID.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生產線,2021年計劃產量10萬輛,至少需要26條這樣的生產線,加大馬力,有序開工,把電動車全部賣出去。
電動車,完了!但是人們,他沒有電池!疫情期間,打電話給LG化學和SK Innovation復工只是迫在眉睫。
◆中國電池西征
動力電池家族的貧困化讓被迫開店的“大眾”們此刻只能聞風而動,早早坐在牌桌上的中國供應商也率先發難。
以大眾為例。其MEB平臺分四批鎖定了不同的電池供應商。前兩批采購量為60GWh,供應商均為亞洲供應商。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獲得了最大的名單。
2025年MEB平臺預計需求150GWh,后續供應商尚未流出。誰還有機會卡住?
目前亞洲電池廠商在歐洲的總規劃產能,包括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蜂巢能源、三星SDI、LG化學等。,已超過200GWh,占公布的計劃總產能的70%以上,僅當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的計劃產能就達100GWh。
一個電池工廠的布局是歐洲電池戰爭的畫面。
雖然大眾和寶馬已經被納入朋友圈,但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95%的市場仍在中國,比亞迪對外開放供不應求尚未成音,國內動力電池市場“見他蓋高樓,見他樓塌”的淘汰賽已經如火如荼。
那么,當歐洲電動車市場爆發時,對中國動力電池來說,是好時機還是壞時機?
◆歐洲電池的向東發展
習慣了當老大哥的“群眾”不會同意電動生命之門被中韓電池供應商掐斷的現狀。
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 # 8226;Diss曾公開表示,“從長遠來看,我們不能讓自己依賴少數亞洲電池制造商。”言外之意相當明顯。我不能成為中國和韓國的弟弟。我決定突破封鎖。
公眾確實做到了這一點。2021年,大眾曾提出要建設自己的超級電池工廠,也嘗試與SK Innovation合作建廠。但是發生了什么?其供應商LG化學發出了一封恐嚇信,“一旦公眾采取行動,LG化學將切斷其供應。”
不僅大眾有一顆“叛逆”的心,整個歐盟也有。自2021年6月以來,歐洲政府和企業在動力電池領域的聯合投資已達103億歐元。目的是培養本土血統,維護他們的話語權。
目前,有兩個更可靠的-
一個是“國家隊”Northvolt,已經投資建設。預計2021年產能為16GWh,2023年產能為32GWh。長期目標是達到150千兆瓦時;2030年。
另一個是ACC,PSA和Saft的合資公司,被稱為“Battery 空客戶”。但這位空客戶將于2023年在法國建設第一家產能為24GWh的工廠,并于2028年在德國建設第二家同樣產能的工廠。
德國還有一個由TerraE牽頭的電池聯盟,整個聯盟2021年的產能只有4GWh;雄心勃勃的挪威初創電池公司FREYR計劃在2021年建廠,2023年計劃產能為32GWh,目前仍在全球采購正極材料。
這樣的話,即使我們沒有錯過目標,在2021年,我們自己在歐洲的電池工廠最多也只能拿出20WH的電池,20WH,九牛一毛!2030年,Northvolt和ACC將能夠滿負荷提供200GWh電池,而歐洲市場的需求預測為443GWh。
十年后,會不會被中韓電池吊死?
◆是時候主動東移了。
結果,大眾花了11億歐元拿下郭萱高新26.47%的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相比之下,對于當地的Northvolt來說,大眾花了10億歐元收購了其20%的股份。
國內第三大電池供應商郭萱高新,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已經達到了190Wh/kg,三元NCM811柔性電池樣品能量密度為302Wh/kg,再一次投入后也不是不可能快速抹平技術差距。
而且郭萱高新產能儲備大——2021年年產能16GWh,2021年28GWh,2023年至少44GWh。這比那些紅極一時的家鄉的“藍血”要好。一點也不。最重要的是,最大股東郭萱高新要聽話。
"大眾ID.(查成交價|參配| 嗯,當地的產能會慢慢培養。目前先用LG Chem或當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未來一線郭萱高新崛起時,更換方便。看起來很順利,被別人脅迫已經不是什么好感覺了。 這不是猜測。2021年大眾動力電池88%由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供應,依賴度過高。 收購公告發布后不久,大眾汽車公開表示,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的電池仍將用于目前的大眾電動汽車,但郭萱高新的電池將于稍后推出,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江淮大眾都將使用。 潛臺詞已經相當明顯了,寧德時代終將被拋棄,就在它的大本營——中國市場。 ◆電池“二戰”前夕 顫抖不止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動力電池行業最好的時代恐怕已經過去了。 今年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同比下降14.2%,中國電池廠商裝機下降54.3%。LG化學和松下聯手將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擠出了第一名。天氣變了! 自去年以來,動力電池一直處于動蕩之中: ★2021年1月,德國宣布未來三年在動力電池領域投資超過400億歐元,產量270GWh2035年; ★2021年6月,中國動力電池“白名單”被廢止,國產動力電池保護傘揭開面紗,日韓巨頭開始加速回歸中國市場; ★2021年初,LG化學獲得歐洲投資銀行貸款,擬將波蘭工廠產量從35GWh擴大至65GWh,并引進8條“寬高速”生產線; ★2021年初,豐田與松下宣布2021年底前成立合資公司,廣汽豐田、一汽豐田動力電池供應商可能易手; ★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生產步入正軌,松下已經有了在中國生產電池的計劃,但特斯拉“長期飽受松下之苦”,不僅將LG Chem引入供應體系,還計劃建設自己的電池工廠; ★2021年5月,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與比亞迪爆發口水戰; ★5月25日,750位歐洲人通過線上會議討論了歐洲BATTERY 2030+的技術路線圖; ★5月28日,大眾汽車收購郭萱高新26.47%股份; ★戴姆勒被炸,計劃參與4.8億美元的孚能科技IPO。 你看,在新時代,誰收誰棄,已經是在打招呼了。 中國電池企業的好日子到頭了,有日韓強敵和歐洲新勢力的努力,也有內部“舊勢力”的內斗。否則,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就與“針灸”的口水戰無關了。 近期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將被多極競爭扼制,以“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為第一極,韓國為第二極,郭萱高新為第三極。會不會只有郭萱高新一家站在業主身后?雖然戴姆勒已經辟謠了參與富昂科技的傳聞,但是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關于傳聞后的官方公告。 當床滿了的時候,它曾經是一個唱歌跳舞的地方。 歐洲車企的強行操作,結束了中國車企的獨角戲時代。原始設備制造商只為一種電池突破門檻的時代已經結束。當王子(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進入市場,動力電池的“世界大戰”即將爆發。而且,不僅僅是數量的PK,更是硬核技術和整個產業鏈的PK。 大戰前夕,中國電池被安排好了。他們能完成嗎? 更多車市分析和車圈故事,歡迎關注車市故事微信官方賬號-微信號:autostinger。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http://ueimg.3conline.com/pcauto/pc/art/w/aboutCar/1.0.0/images/wechat.png)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