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推薦車型目錄門檻,動態調整。2.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 />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地方補貼受限 新能源車財政補貼調整

    2021-12-16 16:33:15 作者:問答叫獸

    2021年最后一個工作日,工信部、財政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表示將調整完善推廣應用補貼政策。

    1.提高推薦車型目錄門檻,動態調整。2.在保持2016-2021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除燃料電池汽車外,2019-2021年各類汽車中央和地方補貼標準及上限將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降低20%。同時規定,地方財政自行車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50%。3.完善補貼資金配置。

    通知明確,生產企業是保證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真實、準確的責任主體;地方政府是負責落實扶持政策、組織推進工作的主體;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強推廣應用的監督檢查。

    此外,通知還建立了處罰機制。對違規、虛報冒領騙取的企業,依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條例》等相關規定,追回違規獲得或騙取的相關資金,沒收違法所得,并對相關企業和人員處以罰款等處罰。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查處。對管理制度不健全、審核把關不嚴格、檢查工作組織不到位的地區,將視情節輕重給予企業騙補、通報批評、扣減基建獎補資金等處罰。

    ●以下是官方通知: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蔡健[2016]958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科技廳、發展改革委:

    為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不斷提升產業技術水平,增強核心競爭力,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經國務院批準,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是調整完善推廣應用補貼政策

    提高推薦車型目錄門檻,動態調整。一是增加整車能耗要求。純電動乘用車根據整車服務質量的不同,在相應工況下增加100公里的電耗要求;純電動專用汽車應根據車型增加單位負荷能耗和噸、百公里電耗要求;進一步提高純電動公交車的單位負荷能耗要求。二是提高車輛續駛里程門檻要求。提高純電動公交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的續駛里程要求,適時將新能源公交車續駛里程測試方法由40km/h恒速法調整為工作模式法;逐步提高純電動乘用車的續駛里程門檻。三是出臺動力電池新國標,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性、循環壽命、充放電性能等指標要求,設定動力電池能量密度閾值。提高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要求。四是提高安全要求。因產品質量引發安全事故的車輛,視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扣除補貼資金,暫停車輛或企業補貼資格。五是建立市場抽檢機制,加強車輛檢驗環節管理,對抽檢不合格的企業和產品及時梳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第六,建立目錄動態管理體系。新能源汽車產品納入《目錄》進行促銷后才能申請補貼。一年內仍無實際銷售車型的,取消目錄資格。七是監督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非個人用戶購買新能源汽車申請補貼,累計里程必須達到3萬公里,補貼標準和技術要求按車輛年度行駛證執行。

    在保持2016-2021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調整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對于新能源公交車,以動力電池為補貼核心,以電池的生產成本和技術進步水平為核算依據,設定能耗水平、車輛續駛里程、電池/整車重量比、電池性能水平等補貼進入門檻,綜合考慮電池容量、能量密度水平、充電率、節油率等因素,確定車輛補貼標準。進一步完善新能源貨車和專用車補貼標準,按照提供驅動力的電池電量逐級遞減法進行驗證。同時,分別設定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其中地方財政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自行車補貼的50%。除燃料電池汽車外,2019-2021年各類汽車中央和地方補貼標準及上限將在現行標準基礎上降低20%。同時,相關部委將根據技術進步、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等因素不斷調整完善。

    完善補貼資金的分配方式。每年年初,生產企業提交上一年度資金結算報告和產品銷售經營情況,包括銷售發票、產品技術參數和車輛登記信息等。企業注冊地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對企業上報的材料進行審核并公示,然后逐級上報至省級推廣牽頭部門。省級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會同相關部門將申報材料上報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經審查并重點抽查后抄送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部門對各地申請報告進行審核,結合日常核查和重點抽查向財政部出具核查報告。根據財政部核查報告,補貼資金按程序撥付。

    二是落實推廣應用主體責任。

    生產企業是負責保證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真實準確的主體。生產企業應嚴格遵守國家和行業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制度措施;加強對自身生產、銷售環節的管控,與銷售企業共同對上報的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負責;應制定可行的控制方案,使用產品信息管理系統等。,要加強對各級銷售商銷售信息的管理,各銷售企業要嚴格核對每一條銷售信息,確保逐級上報的產品促銷信息和消費者信息真實、準確、可搜索。生產企業應建立企業監控平臺,全面、真實、實時反映車輛的銷售和運營情況,并按照國家相關要求統一接口和數據交換協議,及時、準確地上報相關信息。新出廠車輛必須配備車載終端等遠程監控設備;車輛已于2021年及之前發貨或銷售,為用戶提供免費安裝服務;對于銷售給個人消費者的車輛,在信息收集和管理中應嚴格保護個人隱私。

    地方政府是負責落實扶持政策、組織推進工作的主體。地方政府要認真落實國務院有關文件要求,承擔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主體責任,明確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領導部門,切實做好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組織實施工作。一是調整完善地方扶持政策。地方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科學制定新能源汽車推廣方案,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的支持力度,加大對城市公共交通、租賃、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更新換代力度,加強對企業的監督檢查。二是加強資金使用管理。地方新能源汽車推廣牽頭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切實承擔財政資金申請和使用管理的監督工作,按照各自職責對車輛登記、車輛運營、補貼申請、數據審核等環節進行嚴格檢查和把關;加強車輛檢驗管理,確保車輛、電池等核心部件在交付使用時與《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保持一致。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依法追究管控不嚴的責任人,加大對欺詐、賠償等失信企業的處罰力度。地方財政部門要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根據企業實際推廣情況撥付補貼資金,確保補貼資金安全有效。三是建立健全地方監管平臺。相關省應建立新能源汽車地方監管平臺,及時收集整理企業報送的數據,與國家監管平臺對接,加強對地方車輛的監督管理。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新能源汽車不實行限行限購政策。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目錄,不得設置或變相設置壁壘,限制外國品牌車輛及零部件、外國充電設施建設和運營企業進入當地市場。

    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強推廣應用的監督檢查。而工信部將牽頭建立國家新能源汽車監管平臺,并通過該平臺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進行日常監管。此外,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建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核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組織第三方機構或省級部門對新能源汽車推廣信息進行核查抽查。

    第三,建立懲罰機制

    對違規索償,以虛報、冒領等方式騙取賠償的企業,依據《金融違法行為處罰條例》等相關規定,追回違規獲得或騙取的相關資金,沒收違法所得,并對相關企業和人員處以罰款等處罰。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機關查處。同時,根據情節輕重,采取暫停或取消《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取消補貼資金資格等處罰措施。對不配合驗證推廣信息,發現銷售虛假、產品配置和技術狀況與《公告》和《目錄》不符、上傳數據與實際不符、領取補貼后閑置的,將視情節輕重,采取扣減補貼資金、取消補貼資金申請資格、暫停或取消車輛生產企業或產品《公告》等處罰措施。對申請中存在安全隱患和安全事故的產品,視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采取停產、責令立即改正、暫停補貼資金申請資格等處罰措施。

    政府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協助企業以虛報、冒領等方式騙取財政補貼資金的,依據公務員法、行政監察法等法律法規追究相應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對管理制度不健全、審核把關不嚴格、檢查工作組織不到位、企業弄虛作假和賠償的地區,將視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和扣除基建獎補資金。

    本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其他相關規定根據《關于2016-2021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繼續執行。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

    2021年12月29日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TOP推薦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一级a做免费大全在线观看_国产三级精品三级男人的天堂_欧美激情二区在线播放_人妻中文字幕无码中出
      <abbr id="6vcb1"><tfoot id="6vcb1"><output id="6vcb1"></output></tfoot></abbr>

      <style id="6vcb1"><u id="6vcb1"><thead id="6vcb1"></thead></u></style>

      <sup id="6vcb1"></sup>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亚洲国产无色码在线播放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自在线二区 | 亚洲狠狠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久 | 亚洲综合国产中文字幕 |